法国汉学(第8辑)
内容简介:
本期汇集了从比德出版社(Editions Peeters)于2003年间陆续出版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丛书》中以“中国的教育和培养”为主题的一套论文专辑中精选的文章。这套专辑共三册,分别以《基础教育》、《专业训练》和《非正规教育》为标题,充分展现了四年前的巴黎以同样主题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的成果。 1999年6月,由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组织和中法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的教育和培养”国际学术讨论会成功地在巴黎召开。该会的主要目的是走出以正统儒教的官方考试和士大夫训练为重点的传统研究范围,探索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和观点等各类问题。这些研究提醒我们注意的是,作为儒教思想核心的教育不仅仅由文人士大夫和公职人员来实施,它也要求各个领域中的专家加入其行列。如果把各朝代的教育作为整体来探讨,跨越古代到20世纪的时空足以使我们看到其演变过程或内容实质。
目录:
前言 阮桂雅(1) 生命的良好开端:中国胎教 戴思博(1) 春秋战国时期之教学与游学 乐唯(39) 山林私学——南朝隐士的教学生涯 华蕾立(61) 十世纪敦煌的基础教育教材与学校文化 戴仁(87) 童蒙教育(1l~17世纪) 谢和耐(99) 明清中国的医学入门与普及化 梁其姿(155) 中国帝制时代晚期如何学习为官之道 魏丕信(180) 西方法律引进之前的中国法学 巩涛(220) 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法政教育 浦依莲(250) 1898—1911年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 巴斯蒂(285)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教学课本和教育学 阮桂雅(306) 女性教育中的文化与文本传播:历史情境中的20世纪早期女性课本 季家珍(334) 二十世纪初儿童文学的兴起 何碧玉(372) 清代初期与中期的数学教育 詹嘉玲(393) 康熙时代的数学教育及其社会背景 韩琦(434)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解读“高分子化学专门化初步计划草案” 张藜(449) 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的“研讨日” 米盖拉 齐夏柳(475) 通讯:北京城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吕敏(482) 村碑的文本阐释与地方社会史研究 董晓萍(488) [中法学术系列讲座] 对六世纪前后中国祆教艺术图像的认识 施安昌(498) 法国—乌兹别克考古队在古代撒马尔干遗址阿弗拉西阿卜发掘的主要成果 法兰兹·格瑞内(5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