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简介:
廖之坤,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一直以来专注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先后策划引进出版过《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少有人走的路》、《这书能让你戒烟》、《三杯茶》以及《不曾走过,怎会懂得》等图书。
内容简介:
人最容易消失的地方,不是莽莽丛林,而是喧嚣人海。生活在其中,人常常像一张破碎的纸片,追逐着每一阵风。 一位西方作家说:“每一阵批评的风都会把我们吹得不知去向。”同样,每一阵溜须拍马的风也会吹得你迷迷瞪瞪。当你遭受指责和嘲笑,恼羞成怒的时候,当你沉浸在别人的恭维之中,一个劲儿飘飘然的时候,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还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 翻开这本《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卸下伪装,让自己的内心歇歇脚。 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本书以质朴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娓娓道来,不忽悠,不煽情,不玩文字游戏,洞悉那些习以为常背后的不正常。读来或许会有点痛,但却能在痛中醒悟,在醒悟中看清自己。 你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渴望? 你是不是把大量的时光都耗费在了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上? 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构筑别人的梦想? …… 如果你对此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就应该警醒:你的人生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了。 要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必须呈现内心。 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也许,在呈现内心的道路上,这本书可以陪伴你,给你提醒、安慰和鼓励。它提醒你: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三人行,必有一个会装的人。它安慰你:内心的呈现,往往在你心碎的时刻;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它鼓励你:生命有一种意愿,叫做成长;做别人是魔,做自己成佛。
目录:
第1部分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 01 人有三个层次,你活在哪个层次? 为自己而活的人,习惯人踩人 活给别人看的人,喜欢人比人 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总是人抬人 生命有一种意愿,叫做成长 人需要别人,更渴望被别人需要 02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 活着活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为了逃避痛苦,我们会扔掉自己 你可以删节小说,不可以删节人生 真实的自己会在别人的嘲笑声中慢慢消失 怕丢人,结果丢了自己 人要活着,不要被活着 03 心掉进了地缝,人开始了迷失 每一次迷失都开始于愤怒 不被别人接纳,你会孤独;不被自己接纳,你会恐惧 心理地缝就像一面凹凸镜, 你只能看见自己最丑的样子 痛苦可以使你强大,也可以把你摧毁 04 三人行,必有一个会装的人 装,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寻求别人的肯定 为了逃避丢人的痛苦,人会不停地装 装的人很忙,因为他们忙着装 喜欢炫耀的人,都是过去被别人看不起的人 05 不要让别人的嘲笑,毁灭你自己的人生 人人都害怕被别人嘲笑,人人都在嘲笑别人 当你被嘲笑和羞辱时,大脑会停止运转 一盎司的嘲笑和羞辱,能制造出一吨重的疯狂 人很难在嘲笑和羞辱声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接纳是成长的动力,排斥是摧毁的开始 第2部分 在爱的旗帜下,人常常会迷失自己 06 真正而完整的爱有三个层次 爱的第一个层次:只有爱的渴望,没有爱的胆量 爱的第二个层次:爱了别人,没了自己 爱的第三个层次:成就了对方,也成就了自己 爱是双赢,不是单赢 07 你不在爱中提升,就会在爱中沉沦 为什么在爱中你会感到窒息 在爱中沦陷的人都想改变对方,不想改变自己 自己有感觉,才不会依赖对方的感觉生活 操纵对方的生活,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生活 婚姻不应该是一个抱团取暖的安息角 美满的婚姻既能升华对方,也能拓展自己 08 是你拖累了孩子,还是孩子拖累了你 与其给孩子万贯家财,不如给孩子一个独立的自我 找不到自我的孩子没自尊,没自尊的孩子不会自强 溺爱是一条温柔的绳索,窒息了孩子的自我 在爱中沦陷的父母有三变:拯救、控制和受难 生命会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对于在爱中沦陷的父母,放手便是皈依 第3部分 将内心呈现出来, 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 它将摧毁你 09 人一旦与内心失去联系,也就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与内心失去联系之后,人就会用妄想代替梦想 逼迫不是成长,成长是内心的必然 人生的路,实际上是一条通往内心的路 向潜意识拓展的深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内心的呈现,往往在你心碎的时刻 10 唯有呈现内心,自我才会绽放 没呈现内心的人会装,装的人结局都很惨 在呈现内心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两只狼 如果心被“羞”这只狼吞噬,人也就没有了廉耻 只有带上“勇气”这杆猎枪,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内心越害怕,你就会把对方抓得越紧 做别人是魔,做自己成佛 内文摘录 正文 怕丢人,结果丢了自己 活给别人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怕丢人。 他们不敢把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怕别人瞧不起他们。他们不敢把自己特有的价值表现出来,怕被别人嘲笑。他们不敢听从心的渴望,不敢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天赋去生活,害怕别人说他们是异类。他们沦陷在自我封闭的牢笼里,厌恶自己、讨厌自己、不接纳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篇寓言——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鹿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 我认为丑陋软弱的,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应该完整地接纳全部的自己,而不是删节的自己。很多时候,人的才华和潜能都隐藏在自己的伤疤里。如果你因为怕丢人,讨厌自己的伤疤,试图抛弃自己的伤疤,那么,你也就抛弃了自己的才华和潜能,抛弃了真实的自己。 九寨沟美丽吧,那只不过是地震留下的伤痕。 巴顿将军粗暴吧,但他的勇敢和不屈就隐藏在这粗暴里。 李安除了能拍电影,别的什么事情也干不好,甚至曾经一度养家糊口都要靠妻子。 不知道大家留意过没有,凡是又大又鲜艳又好看的花,一般都不会太香。凡是香气扑鼻的花都很细小、很难看,甚至很丑陋。牡丹好看,人却很难闻到它的香味。桂花细小卑微,毫不起眼,却能飘香十里。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了每一种花招蜂引蝶的本领。它给了牡丹姿色,让它可以去招引蝴蝶。它给了桂花香气,可以让它去吸引蜜蜂。这些花儿各自都按照自己的天性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大地才会如此色彩缤纷。相反,如果桂花也像“橱窗人”一样,为自己的卑微而感到丢人,抛弃上天赋予自己的本领,一心想变得像牡丹一样艳丽,那么,桂花不仅不能成功,反而还会抹杀自己的天性。 最愚蠢的人,就是与自己为敌的人。 最疯狂的行为,就是跟自己的天性对着干。 最可悲的结局,就是怕丢人,结果丢了自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水桶理论,说水桶里的水总是从最低的那块木板形成的缺口流出去,所以,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那根最长的木板,而是那根最短的木板。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人们讨厌自己的短处,为自己的缺陷而羞愧,一个劲儿地忙着补短、补缺。实际上,一个人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用自己一生或者大半生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的缺陷和短板,而对自己天生的长处不管不问。这是不折不扣的逆天而行。对于这些忙着补短的人,我想说的是,男人有一个最大的短板,你要不要补一补,那就是不会生孩子。 补短的人无视自己的天性和天赋,无视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所以,他们注定会活给别人看,注定郁郁寡欢。 人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补短,而是去拉长。 所谓拉长,就是以真实的自己为基础,不断去拓展自己,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的数学不好,语文很好,那么,你就放弃数学这块短板,努力拉长语文。最智慧的人,靠最长的那块板成功;最愚蠢的人,因最短的那块板沉沦。莫言的短板是搞房地产,他的800 万奖金,在北京二环内也买不到一套像样的房子。如果莫言努力补短,依靠短板生活,即使在傻子都挣钱的房地产界,他也只能排在末流。不过,莫言并没有去补短,而是去 拉长。他把自己能写小说的长处不断拉长,一直拉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同样,巴菲特的长板是炒股,如果他要弥补自己文学的短板,恐怕只能是一个蹩脚的编剧,连一部烂片也编不出来。 古人说,智者有所不虑,巧者有所不为。 什么样的人是智慧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根本不考虑补短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能干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根本不去做自己不擅长事情的人。 从根本上来看,补短,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天性和天赋,成为最好的别人。 拉长,是按照天性和天赋去做真实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当然,做真实的自己,并不是意味着我们不去改变自己,恰恰相反,自我实现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改变。所谓最好的自己,就是你把一粒种子变成一棵大树;就是你克服内心的懒惰和恐惧,不断扩大自己、战胜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源于生命的渴望和主动的意愿。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感到丢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羞愧。如果你能将做水桶的木板拉长,长到能做一条船,你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永不迷失! 人要活着,不要被活着 姜文说,“活着”是一个动词,这话很有道理。 活着就会动,不动的东西是死的。当然,死的东西很多时候也会动。 但那是被动的动,是被别人拖着在动,是被风吹着在动,是随水漂动,是 被地球引力控制着在动,而不是主动在动。 活着是主动在动,是自动自发的,会遵循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别人的意愿。《侏罗纪公园》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命会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这个出路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向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迈向更高的层次。 虽然活给别人看的人整天也在忙,也在动,但那是被动的动,是被别人牵着鼻子在动。他们运动的方向不是向前奋进,而是向后逃跑。驱动他们逃跑的心理动力是逃避痛苦——逃避丢人的痛苦,逃避被别人瞧不起的痛苦,逃避被别人嘲笑的痛苦。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意愿和渴求,埋葬真实的自己,被别人裹挟着逃窜。所以,他们不是活着,而是被活着。正如《疯狂原始人》中所说:“我们这不叫活着,这只是没死。”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在宇宙中,只有活着的东西能够自主运动,其他东西都是在被动地运动。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被动;树往上生长,这是一种主动。主动是生命的力量,被动是死寂的“熵”的力量。在火爆全美的电视连续剧《生活大爆炸》中,高智商的谢尔顿看见漂亮的女服务员佩妮的房间混乱不堪,忍不住半夜偷偷跑去帮她收拾。在谢尔顿看来,佩妮的房间简直就是一团乱“熵”。 “熵”是什么? “熵”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佩妮把东西乱放一气,臭袜子、脏内裤,用过的锅碗瓢盆满屋子都是,毫无章法,就像一个垃圾场。这就是“熵”的表现。 熵,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来的,因为热的东西会逐渐变冷,能量会自然地从有规律的状态流向无序的状态。根据这一定律,太阳会慢慢冷却,整个宇宙会逐渐分解。宇宙终将变成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发生分化的死寂状态。这一死寂混乱的状态就是“熵”。 由有序到无序,由生机勃勃到死气沉沉,这是宇宙变化的大趋势,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然而,在宇宙通往死寂状态的大趋势下,还存在着一种力量,在顽强地对抗着“熵”,它就是生命的力量。只要大家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切“死”的东西都是向下的,比如,水往低处流,人死了要倒下,树叶枯了要飘落,鸟儿死了要坠落。而一切“活”的东西都是向上的,比如,活着的人会站立在天地之间,花草树木会努力向上生长。对此,泰戈尔用诗写道: “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 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的本质其实是对宇宙大趋势的一种叛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老和尚与一个小和尚出去化缘。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对老和尚埋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啊,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地出来化缘?” 走到江边,小和尚看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啊!”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嚷着。 “它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说,“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才会享受这种安逸和舒适啊!” 生命是逆水行舟,逆流而上,逆势而动,这其中的核心是自主运动,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如果我们放下了自己的意愿,按照别人的意愿去行动,那么,我们就是被“熵”的力量所控制,与那片随波逐流的枯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就要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既然生命是对宇宙大趋势的背叛,是逆流而上,那就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痛苦和烦恼。所以,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一个真理,一个伟大的真理。 人只有勇敢地接纳这一事实,对于经历的痛苦不删节,对于将要到来的痛苦不回避,才能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伟大。 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感觉,是一种对生命的感觉。 心理学家用了一个比较文艺的词汇:生命体验。 所谓生命体验,就是自己主动去感觉生命。如果自己没有了感觉,成为植物人,活着也就失去了意义。生命体验中不仅有欢乐和幸福,更有烦恼和痛苦。更普遍的情况是欢乐中有烦恼,痛苦中有快乐。在一定意义上,有感觉才证明你活着;有痛苦的感觉,才证明你没有麻木。所以,对于生命体验,我们不能采取选择性失忆,删除那些痛苦的经历,也不能因为害怕丢人、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害怕被别人嘲笑,而冰冻了自己的感觉,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变得麻木不仁。 与此同时,在生命体验中还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不能寻找捷径,二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感受。为什么生命体验不能寻找捷径呢?你看,生命的起点是生,终点是死。如果有人要寻找生命捷径的话,最快的捷径就是生下来就死。这样可以省略掉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省略掉许多坎坷和挫折。那么,你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吗? 实际上,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喜悦和悲伤、快乐和烦恼、幸福和痛苦……所有这些经历和情感集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你的人生。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义都在生命的过程当中,所以,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也没有什么捷径。你想省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不想活了。 另外,“生命体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去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活出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拼命活给别人看,自己的生命体验便会被别人剥夺。这时,我们就像一个傀儡,别人让我们向东,我们就向东;别人让我们向西,我们就向西,完全失去了生命最根本的特性:主动。 人生最忌讳的就是被动,由别人来代替你去体验生命,或者压抑你的体验,干涉你的体验,左右你的体验,控制你的体验,甚至剥夺你的体验。 这样的生活形同监禁,失去了自由。 失去自由的人是最痛苦的人,他们往往生不如死。 而活给别人看的人恰恰就生活在别人的监狱之中,他们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自主体验生命:明明想哭,却会装出一副笑脸;明明想笑,却不得不装出一副哭相。 所以,如果说生命是对“熵”的叛逆,那么,活给别人看的人就是对生命的叛逆,他们压抑了生命的活力,压抑了自己的感觉,压抑了内心的情感,压抑了自己的梦想,他们身上有太多“熵”的力量,阻碍了自己向上的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