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金鱼

金鱼

作者: [法] 勒·克雷齐奥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4

价格: 11.00元

ISBN: 9787530630075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勒·克雷齐奥(Le Clezio,1940-)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可爱的土地》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

内容简介:

她,没有名字,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六、七岁被偷走,辗转贩卖为奴,从北非到法国、从巴黎到波士顿、芝加哥、加州,再回到欧洲南部。潜逃、流浪、越界、偷渡,即使最后得来匿名护照,甚至美国移民局证明,仍没有任何归属感:“我的心还是跳得很快,就好象有人要把我往外丢。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属于我的,无论我到那里去,人家都会告诉我,这不是我的家,总要我到别的地方去试试。”无家可归,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如果我们跟着第一个收养她的嬷嬷叫她“莱伊拉”(La?la)——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夜”,那么莱伊拉的自我就如同黑夜。令她惊惧、迷惑,直到最后回到最初被偷走的原点——沙漠: “像盐一样白的街道,静止不动的墙,乌鸦的叫声,我就是在这里被偷走的,在十五年以前,像是永恒一样的久远,被卡奚伊加的一个族人,我奚拉族人的一个对头偷走,为了争夺水,为了争夺井,偷我抵偿。” Poisson d’or,“金”鱼,决不是养在水缸的小鱼。如海的身世,成长,犹如飘泊无止尽的印记:“喔!鱼儿,小小的金鱼,你可要小心了!因为这世上有这么多套索,这么多网罗等着要捕捉你。”她,聋了一只耳朵,却听得比别人清楚、看得比别人明白,在企图存活的挣扎中,撒谎、偷窃、耍赖;却在追寻自我的旅途中,阅读、习乐、思索。作者Le Clezio让她随身带着最珍贵的书,是法农(Franz Fanon)——反抗殖民剥削,反抗第一世界压迫最力的作家、思想家、精神分析家;但影响她最深远的,却是老人家El Hadj说的一句话:“最渺小的人在神的眼中都是宝。”自由,宗教,国家,民族,身分与认同,Le Clezio藉由女孩的浪迹天涯,呈现的是法国作家一贯坚持的知识分子省思:当生命成为各式各样法规制度、国族认同的压迫对象,在所谓的文化中,什么属于真正的人性? 你可以很沉重地阅读Le Clezio,但他的文字却是清简,节奏快速的。学校主修法文的三年级学生,看原文不须花费太多力气。但Le Clezio语言的感官直觉效果却出奇地强烈,某些段落描写(如妓院)甚至让人联想到波德莱尔(Baudelaire)甚或德拉夸(De Lacroix)的异国氛围: “这些女人都胖胖的,她们脸光明净,头发用散沫花的叶子染成红棕色。涂了嘴唇,涂成很重的褐色,两只眼睛涂着眼圈墨。她们在一间间房门口抽烟,就地盘坐,她们香烟的烟从楼座阴暗的地方飘散出来,在阳光下飞舞。她们讲话很大声,她们都在笑,香烟弥漫在空气中,有一股说甜不甜的味道,这味道让我头昏。”(p24) Le Clezio生于1940年,23岁就以小说赢得文学奖,擅长以社会边缘人的角度观察描述感官接触到的文化氛围。说这本1997出版的《金鱼》是本“文化成长小说”是因为:从中我们习得另一种不以抽象观念,而以感官接触了解文化的方式,并在如此描述中,体会成长(社会化,文化化)的代价。刚从北非来的女孩这样描绘巴黎: “到处都是狗,大的,胖的,短腿的小狗,有长毛长得不知道牠们的头在哪儿,尾巴在那儿的,有全身毛卷卷的,好象刚从烫发店出来的,也有理掉毛的,样子像狮子,公牛,绵羊,海豹的……有的狗住在高级城区的公寓里,总是坐在美国车,英国车或是意大利车里面,也有的是从牠们女主人的臂弯里冒出来,系着小缎带而且穿著方格子的小背心……” 动物的、本能的文化观察处处可见.再看女孩自己的生活: “白天我们躲在地底下,就像蟑螂,晚上,我们从洞里出来,我们到处去……在地下铁的信道里,每天晚上都会传来达木达木鼓的声音,在意大利广场,在奥斯特利次,在巴斯底,在市政厅,咚咚咚的在地下信道里四处回响,有时候声音很吓人,像暴风雨呼号,有时候,声音很轻柔,很有律动,像心脏在跳动。” 至于渡假胜地尼斯,女孩注意到的则是垃圾场: “垃圾车在小山秋爬上又爬下,就像只大昆虫,几吨的垃圾倒下来,刮平,捣烂,磨碎,呛鼻的尘埃飞暗散在整个山谷里,直飞散到天空中,在蓝色的平流云云层里染出一大片棕色的痕迹。城里其它的人怎么会没有感觉到这些尘埃呢?他们把垃圾丢出来,然后就把它忘记,就像他的排泄物一样。” 相对于社会同质的观感,莱伊拉“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在追寻自我的同时,也提供了另一双眼,另一只耳——“他者”的文化观照。 我们对法国文学的了解,大凡在萨特加缪时期便缓慢停顿下来了,像Le Clezio这样的作家,呈现的是和我们生活同步发展的现代法国社会,提到的文化范畴,除了莱伊拉准备高中会考念的书,还有她熟悉的流行歌曲,歌手,媒体杂志(种类繁多不及备载)。虽然其中偶尔流露作者说教的嫌疑,仍不影响我对《金鱼》的评价:当代法国小说中,值得关注的作品。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1-09 9.1k
长安的荔枝
2025-01-09 4.6k

评论

2024-05-19 00:30:47
忘尘之旅人发表
《金鱼》是一本扣人心弦的佳作,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文笔刻画了一场始于北非并横跨多个国家与文化的漂泊之旅。作者对莱伊拉的刻画入木三分,她是一个失去记忆、身份和归属感的灵魂,在残酷的世界中挣扎求生。她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生存、自我发现和文化差异的强有力宣言,令人反思人性的韧性和对认同感的渴望。
2024-05-19 00:30:47
墨影流光发表
J.M.G.勒·克莱齐奥的《金鱼》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文学杰作,以层层叠加的描写和感性的语言探索了身份、流亡和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莱伊拉的旅程是一趟身心的迷失之旅,她被迫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穿梭,寻找一个永远无法拥有的家。这本书的社会评论既深刻又发人深省,挑战了我们对传统观念和归属感的理解。
2024-05-19 00:30:47
书海微光发表
作为一名法语文学爱好者,《金鱼》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当代法国社会的大门。勒·克莱齐奥的文字清新流畅,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法国文化的画卷。莱伊拉的经历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体现了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在寻找归属感时的挣扎。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社会评论。
2024-05-19 00:30:47
寻书问卷发表
《金鱼》是一部打破界限的小说,它模糊了自传与虚构之间的界线,挑战了传统叙事的结构。作者以碎片化的叙述手法,将莱伊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破碎却真实的时代群像。勒·克莱齐奥对历史和文化的敏感性令人惊叹,他巧妙地将个人故事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
2024-05-19 00:30:47
陌上花开发表
作为一部文化成长小说,《金鱼》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莱伊拉的旅程是一场感官盛宴,她从北非沙漠到欧洲城市,体验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观念。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和对异国情调的描绘如此生动,以至于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自见证了莱伊拉的成长和自我发现。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