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

作者: (俄)叶甫图申科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年1月

价格: 26.5

ISBN: 9787800403613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叶甫盖尼•亚历山大罗维奇•叶甫图申科。他于1933年生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济马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姓汉格努斯,是位颇负盛名的数学家,父亲是位地质工作者,酷爱诗歌。外祖父姓叶甫图申科(诗人从外祖姓),是红军高级将领,1938年因被诬为反革命而惨遭枪杀,同 年,诗人的祖父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并遭杀害。祖辈的冤死对诗人日后的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叶甫图申科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喜爱诗歌,研读了大量国内外诗歌作品,后随母迁居莫斯科,十五岁开始参加莫斯科捷尔任斯基少年宫诗歌组的活动,不久即在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1952年,他进入高尔基文学院,同年第一部诗集《未来的探索者》出版。从五十年代中期起,他敏锐地感觉到时代氛围正在发生变化,便从“抒情诗避难所”中走了出来。于1956年发表了他那首著名的诗篇《致一代精英》,他在诗中写道: 一代人中的精英啊, 请把我当做一名号手! 我就要吹起进攻号了, 一个音符也不会走调, 假若我的内气不够用, 我会用钢枪代替军号。 自此他积极干预生活,投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的社会变 革,大胆冲击苏联现实生活中被视为禁区的一些敏感和迫切的政治、历史、社会等重大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诗人。他的诗风雄辩泼辣,使他的诗作具有很强的政论性和鼓动性,产生了非同小可的轰动效应。随着一部部诗集的问世(他迄今已出版诗集四十余部,长诗十余部),叶甫图申科成了苏联诗坛执牛耳的大诗人,独领风骚几近三十多年。尽管苏联评论界和读书界对他和他的诗歌创作颇多争议,毁誉不一,既有称他为“时代象征”、“国际歌手”的,也有不少人指责他“艺术世界渺小”、“哗众取宠”、“给苏维埃社会抹黑”。然而争议并未动摇他在苏联文学界的地位。甚至在苏联瓦解之后,这种地位也未见削弱。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的当代诗人叶甫图申科的这部畅销书,轰动了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和欧美,他这种无拘无束的新写实风格却让人很难界定它的题材和体裁。有评论说,这是一部政治新闻纪实作品,在许多有趣故事的掩饰下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政治动荡的真相,涉及到苏联总统和元帅的个人情况;又有评论说,不,这基本算是侦探小说,因为那位有魅力的侦探的破案故事贯穿始终;有人说,这是记述足球明星和女攀岩运动员的爱情小说;也有人说,由于作者对自己三次婚恋和人生遭遇的坦诚自白,本书带有自传的性质……无论如何界定与评价,反正谁也不会说这是一本无所谓的书。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2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2 4.5k

评论

2024-05-21 02:00:26
云中漫步发表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作品,它融合了纪实、侦探、爱情和自传等元素,让人难以用单一的标签来定义它。叶甫图申科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苏联解体前后动荡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揭露了政坛高层的腐败与内幕。与此同时,他笔下的侦探主人公和足球明星的爱情故事也引人入胜,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作者对自身经历的坦诚自白,更让本书增添了一份自传的深度。
2024-05-21 02:00:26
书海猎手发表
读罢《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我不得不感叹叶甫图申科的笔力之强。他用看似轻松的笔调,却巧妙地将苏联解体的政治动荡与个体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让人读来既惊心动魄又耐人寻味。书中穿插的侦探故事更是出人意料,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让读者欲罢不能。此外,作者对爱情的描写也细腻感人,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温暖与希望。
2024-05-21 02:00:26
文字发烧友发表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用一种全新的叙事风格呈现了一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叶甫图申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苏联解体前后各个阶层人物的命运,揭露了政坛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书中穿插的侦探故事和爱情故事,更让作品的格局更为宏大,发人深省。
2024-05-21 02:00:26
爱书人小陈发表
一开始,我以为《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是一部普通的纪实作品,但越读下去,越发现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叶甫图申科用他独特的写作技巧,将政治、侦探、爱情和自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大量的真实事件和鲜活的人物,让我们得以亲临苏联解体的现场,见证那段动荡的历史。作者对爱情的描写也细腻感人,让人读来心潮澎湃。
2024-05-21 02:00:26
文学评论家发表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作者叶甫图申科用一种无拘无束的新写实风格,突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为读者呈现了一段复杂而残酷的历史。通过书中精彩的侦探故事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作者揭露了苏联解体前夕社会的暗流涌动和人性的善与恶。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上的意义,更有其历史和社会价值。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