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史讲义
作者简介:
李山,河北新城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启功先生嫡传弟子,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四大名嘴”之一,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曾在《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 由李山教授主讲的《春秋五霸》共计29集,于2011年8月1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百家讲坛节目中播出。
内容简介:
《先秦文化史讲义》从中国文化的考古时代写起,至“百家争鸣”结束。作者通过自己二十餘年的思考,努力阐释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由来。这一时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期,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文化创始期,包括西周及此前的历史阶段。主要讨论了多元发生、族群众多的史前文化如何融铸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和社会,这一方式又显示了怎样的“中国特征”;西周的崇法制如何凝聚成了影响后代几千年的精神传统。二、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期。本时期民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政治权力却更大的膨胀并导致专制的到来。本书讨论了两种力量演变的深层原因,接着又用较大的篇幅讨论了诸子百家。本书打破了旧的“家”的分界,而将诸子之学分为两大系别。 对《五帝本纪》别具慧心的解读、西周礼乐文明的阐释,“国人”阶层历史品格的演变,名家之学的价值评定,等等,都是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
目录:
第一讲 文化的多元发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 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二、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第二讲 族群代兴的历史 一、夏的兴起与商族的北逸 二、商朝的建立与周人的自窜 三、简谈夏、商文化第三讲 西周分封建国,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一、西周分封制 二、与分封制相配而行的婚制变革 三、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 四、宗法制:特定的社会结构法则 五、分封制的特征及价值第四讲 分封制与中国文化道路 一、不同的文明之路 二、古老文明对后起文明的哺育 三、独特的社会形态第五讲 周礼对民族的教化 一、礼的基本精神:“敬” 二、周礼的“教化”图景 三、“曲礼”对“文明人”的细致规范 四、周礼的化导群伦第六讲 “国人”的历史品格 一、观察这个时代的两条线索 二、“国人”历史品格 三、“国人”品格与君权膨胀的关联第七讲 春秋战国普遍变法与两大经国理念的诞生 一、东方各国的变法 二、商鞅变法 三、东西两大经国理念第八讲 地域风俗与思想突破 一、泛论风俗的时代 二、地域文化与三大思想系统的并起 三、稷下学宫的思想交融第九讲 《老子》的哲学突破及黄老思想的变异 一、关于“老聃” 二、道家的史学渊源 三、“敬授民时”的古代宗教:“无为”的来源 四、“长生久视”与古仙术 五、《老子》的突破 六、黄老之学的变异第十讲 孔子创立儒学 一、孔子的“人文”之道 二、编修经典:寄寓文化理想第十一讲 孔子创建儒学(续) 三、建构“仁”的原则第十二讲 “往圣”的“绝学” 一、邓析子的职业和学问 二、个人主义者杨朱 三、墨家:民众权利的代言人 四、后期墨家的科学和逻辑学第十三讲 教化论、心性论及人性善恶之后的问题 一、教化论:儒家文化理想的核心 二、孟子的“性善论”主张 三、“大丈夫”:士人的文化主体精神第十四讲 从孔子到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归于失败 一、思想的法则与历史的法则 二、早期法家的成与败 三、邹衍之术:诸子学没落的征候 四、荀子:走向强权的儒学第十五讲 从孔子到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归于失败(续) 五、思想的移动与原则的丢失 六、术,韩非学术的中心 七、《说难》、《孤愤》:士人的悲剧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