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作者简介:
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2002)、《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内容简介: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解说方便, 我把理性(智力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 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 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 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 ,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 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惊奇是一种伟大的 能力,表明一个人意识到了未知原因的存在,并且渴望把它找出来。爱因斯 坦谈到,他五岁时看见指南针在未被接触的情形下转动,便感到异常惊奇, 意识到在事物中藏着某种秘密。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后 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最初动因。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 敌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 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 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 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 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 ,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 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 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所以,我把现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 的最大敌人。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 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目标,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依我看 ,要真正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废除高考,把竞争和淘汰推迟到大学阶段, 在大学里也着重考查独立研究的能力而非书本知识。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 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有的人似乎有广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 解,浅尝辄止,只能说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够强烈,闪而缺乏推动的力量。
目录:
自序第一辑 谈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尊重生命人文精神和医生的人文素质在凤凰卫视讲人文精神第二辑 谈教育和文化人文精神与教育居住文化的哲学解读中国人缺少什么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尼采和欧洲哲学的接受与中学生谈写作第三辑 谈人生人生的哲学难题信仰和人牛的意义现代人的幸福观和财富观哲学与人生第四辑 谈哲学哲学是永远的追问哲学与精神生活哲学的精神尼采的哲学贡献尼采伟大在哪里与企业家谈哲学哲学的世界与企业家的世界第五辑 性爱四讲第一讲谈爱情第二讲谈婚姻第i讲谈女性第四讲谈孩子第六辑 言论和访谈中国没有真正的尼采研究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无止境的浪漫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哲学是弃妇又是梦中情人父爱是永恒的摇滚在中国从来没有兴旺过在我的写作之国中,我是不容置疑的王谈教育片断没有什么我不能面对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经历的态度第一要看做事情的质量我不是一个光有灵魂的哲人女人为什么不宜搞哲学真正有灵魂生活的知识分子太少了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大家都“小资”,我就不“小资”了吧敬畏自然,保卫黄河农民的权利和黄河的权利哲学家看航天快乐工作的能力孤独比交往更重要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