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
内容简介:
《中国叙事学(图文版)》讲述了:叙事学是60年代以来在西欧新兴起来的文学理论,由于它采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则,使这门学问显得十分独特,颇多新见;同时在操作中又使人深感其局限性很大。80年代介绍到我国后,一些青年学者趋之若鹜,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多部著作。仅就笔者所见,光以“叙事学”命名的就有4部。但都是综合外国学者的观点写成,最多加些中国文学的引证,处在介绍、搬运阶段。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叙事学》,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下和对西方叙事学的参照下,确立了一种新的立场,一系列新的观点。这就是作者通过对我国古代典籍的细读,钩玄提要,梳理爬抉,发现了不同于西方叙事的我国叙事的文化密码,即叙事与历史相结合的源起,提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叙事中的不同表现原则,发掘了中国叙事智慧之特征。书稿通过对不同于西方叙事中的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的总体把握、阐幽发微式的探讨,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于西方、对于西方学者甚为陌生的中国叙事学世界,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叙事学原理。
目录:
导言: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一、思维的三弦 二、对行原理 三、返回中国叙事本身 四、叙事形式法则的探讨 五、两极中和的原则 六、还原、参照与贯通 结构篇第一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原理 二、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三、结构要素之一:顺序 四、结构要素之二、三:联结,对比 五、结构动力学——势能 六、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上) 七、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下) 八、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 时间篇第二 一、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二、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三、叙事元始和时间整体性 四、叙事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五、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 六、时间顺序和预叙的文化蕴涵 七、时间幻化与翻过一面看人生 八、时间人文化和独特时间刻度的选择 九、时态非原生性及其功能 视角篇第三 一、视角的意义 二、视角与作者 三、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四、视角的流动性 五、视角的一与多及其层面 六、聚焦与盲点 七、聚焦于“有”与聚焦于“无” 意象篇第四 一、意象原型及其释义 二、意象的选择和组合 三、意象的类型 四、意象的意义指涉 五、意象的功能 评点家篇第五 附录:专家推荐意见二则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