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论
作者简介:
卢克莱修(Lucretius,Carus约前99~前55)古罗马诗人、哲学家。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内容简介:
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在与唯心主义学说的斗争中丰富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第1卷批驳了宗教和神创论,论述原子与虚空。指责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智,贬低人的尊严,唆使人类作出不道德的行为,使人们陷于极端的贫困。他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了原子和虚空的实在性,但没有用“原子”这个词,而是用“本原 ”、“原初物体”、“物体”、“种子”、“元素”以及“物质形体”来代替。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他认为原初物体的形状是有限的,他从物体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论证虚空的存在。他把原子论和感觉结合起来,提出可能性表明性质,不可能性表明虚空。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物质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世界在形成、发展和消亡,我们的世界并非唯一存在的世界。在第2卷中,他阐述了原子运动的规律性,他还说明了世界和万物形成的原因,指出了为德谟克利特所忽视的偶然性的存在。在第3卷中,他论述了灵魂的本性,区分了灵魂和精神。他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识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质的,是由极其精细的原子所构成的。在第5卷中 ,他描述了宇宙、生物和社会的形成过程,并着重描绘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图景。他还推测到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理性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些看法既表现出肯定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萌芽,也混夹有唯心主义的观点。在第6卷中 ,他研究了当时的各门学科,并用原子唯物论观点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书中还表现出生物进化论的思想。《物性论》一书对研究原子唯物主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以后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