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经学·科举·文化史

经学·科举·文化史

作者: [美]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价格: 29.00元

ISBN: 9787101071191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Elman),1946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及其在东亚的影响,著有《从理学到朴学:明清思想与社会变革》。他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广泛融合了文化、政治和社会史的内涵,受到学界的重视和认可。

内容简介:

《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中新翻译的五篇文章,所涉主题从尼采盛期哲学中所见来自亚洲佛教的影响,到经学在明清科举制度中的作用,所涉内容比较广泛。

目录:

自序                          1 尼采与佛教                       1 叔本华与尼采                      6 尼采与佛教                       13 明代政治与经学:周公辅成王               22 经与权                         23 汉、唐注疏                       27 宋代观点                        29 明初经、传及典籍之编纂                 31 明代对周公及永乐之治的观点               40 清代关于周公之辩论                   43 道学之末流——从宋明道学至清朝考证学的转变       49 过去的复兴                       52 古代与现代                       57 学术话语的转变                     63 18世纪的西学与考证学                  73 导言                          73 北京的算学馆                      75 康熙朝的《历象考成》                  77 古代中国算学的复原                   79 古代中国算学的辑佚与校勘                80 《算经十书》的复原                   82 宋元算书的重现                     84 乾隆《四库全书》对西学的批评              87 清代《四库全书》中的天文算法              90 阮元与《畴人传》                    92 文人们的自然学:经典与算学               95 考证研究时代文人们的算学                98 复兴古代算学的作用                  102 作为哲学的考据:清代考证学中的观念转型        105 引言                         105 知识的问题                      108 “仁”的重估                     113 从戴震到阮元                     116 从阮元到焦循                     124 义愤填膺者:方东树                  128 结语:政见及其先决条件                132 中华帝国后期的科举制度                139 综述                         139 清朝末期的教育观念                  141 教育、社会与考试                   144 政治更新                       145 社会再生产                      146 文化再生产                      147 权利、政治与科举                   149 识经能力和社会层面                  151 知识领域                       153 权威丧失与去经典化                  153 改革与革命                      154 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                 158 清代科举之演进                    158 科举与经学正统                    162 晚清策论题的汉学宋学之争               169 古文尚书之争                     170 尚书策论题之改变                   171 科举乡试策论之改变                  173 会试策论题之转变                   176 结语                         179 明清华南乡试中史学知识角色的转变           182 中华帝国晚期的史学研究                182 策问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                185 1516年浙江策问中的史学观               186 1594年福建乡试策问中史学策问             189 1654年的史学策问及答卷分析              191 经典释传与明清经义                  194 语言、经学、书法和文化复制              195 八股文和成化十一年(1475)后的形式主义文风      202 科场外的文人异见                   217 重思儒学                       228 方法论问题,目标和方式                231 成问题的“现代化叙事”                232 20世纪的儒学重塑                   234 士人身份、医学和儒学话语中的性别           236 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儒家理论和实践            239 连锁性主题                      241 儒术                         241 对“中国”或“儒学”的种种借用            242 国家—社会构成的种种变形               245 术语                         248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02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02 4.2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