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故事里的中国 07 帝王之路

故事里的中国 07 帝王之路 电子书

作者: 公孙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10

价格: 58

ISBN: 9787559863553

页数: 302 页

为防止链接滥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加下载次数

1.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2.在公众号内回复CS5

3.将获取到的验证码填写到下方输入框,点击提交

关注 大白盘 一起阅读好书

网盘类型:夸克
文件格式: EPUB MOBI AZW3 PDF

1.点击下方获取下载

2.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喜欢以史为鉴。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代表作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史记经典100句》《战国策经典100句》等。

内容简介:

讲述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五位帝王打江山的故事,带你读懂朝代更迭背后的天命与人心,探寻国人的文化基因。广雅出品

“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之七,学者刘勃、方志远推荐。皇帝创业故事+原典精华+格局图,带你轻松读懂中国历史、学习帝王的成功之道。

☆内容简介

《帝王之路》讲述了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五位帝王打江山的故事。书中以《史记》《资治通鉴》为依据,把建立新王朝比作创业,分析五位帝王的出身、性格、战略偏好、业余爱好、个人优势和劣势、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通过剖析帝王的抉择,来解读历史和人性。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与其说是“天命”,不如说是“人心”。从五位理想各异的大英雄的成长经历中,读者一定能读出共鸣、读到经验教训。本书属于“故事里的中国”系列。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简介: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一套共7本,分7个主题,讲了近400个故事。书中故事的讲述以《吴越春秋》《史记》《左传》《资治通鉴》及几种“纪事本末”为依据,佐以《孙子兵法》《搜神记》《列女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水经注》《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及“敦煌变文”等多种典籍。故事讲述、典籍节选与精妙评析穿插,补充历史课堂未尽的视角和细节。让读者在快意阅读的过程中,熟悉传统文化、重温历史脉络、提升语文能力。

公孙策致力于“讲故事”已经许多年,讲故事丝丝入扣,讲道理鞭辟入里。就算是初涉历史的年轻学生,或忙碌的社会人,也能在碎片时间里轻松读完这四百个故事。读懂中国历史,读懂典籍。

☆本书亮点

1. 讲述开国之君的创业故事,带您轻松读懂朝代更迭,读懂中国历史。通过这本书,我们能读懂改朝换代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能看到每个朝代各自的永续方案,这些方案有弊有利,作者都一一为我们解析。比如刘邦打败项羽,打破的也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阶级壁垒;刘秀胜出得益于人心思汉,也因延续西汉制度埋下祸根;“天可汗”李世民,善战、开放、包容,却给自己的后代留下巨大隐患等等。

2. 解读皇帝的性格特点和策略偏好,剖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如果出身卑微,只能从事最繁忙最危险的工作,这时要如何快速实现自我提升?如果看准一个好机会,但团队犹豫不决,要如何推动大家作出抉择?这本书讲述了皇帝们遇到的这些问题,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读者能够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决策之道,从乱局中脱颖而出。

3.深度解析成语、名句、典故,丰富作文案例库。本书在讲故事的同时,还讲述了“得陇望蜀”“驱狼吞虎”“推心置腹”等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解析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等千古名句的写作情境和深意。方便我们在写作文、演讲时信手拈来,化为己用。

4.故事简明生动,方便读者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作者文笔古雅平顺,节奏明快,读者可以利用课余、通勤等碎片时间完成轻松愉快的历史阅读。

☆名家推荐

历史故事常读常新、常讲常新。“故事里的中国”这套书讲中国的历史故事,作者公孙策先生立志把历史讲得既有用又有趣。他以《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为本,也不忽视正史之外的野史轶闻,着眼人物的成败因果和心理活动,力图讲出大历史的大视野和寓言的教育性、小说的人情味,希望在历史故事中找寻国人的文化基因。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方志远

把史书中的故事提取出来,很方便作文时当案例库。台湾作者的旧文章,文字是平顺的,个别词句带些古意,而绝未受网文风格熏染,也正适合课余阅读。

——文史作者刘勃

☆编辑推荐

这本《帝王之路》讲了五位皇帝打江山的故事,他们是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这五位都是性格鲜明、天资卓越的大人物,若要说他们有何共同点,那肯定是:都有远大的志向、超凡的个人能力,都善于识人用人。不过这共同点也太概括太抽象了,还是分析他们的差异更有趣。很多读者对这五位肯定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还曾将他们相互比较、在心里排了高下名次。这本书倒没有给他们排名,但也在一边讲各位皇帝的故事,一边分析他们的出身、性格、战略偏好、业余爱好、个人优势和劣势、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等。在对他们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指出后世某位皇帝的一些决策,很可能是参考了前面皇帝的成功案例。如果我们之前已经给他们五位排了名次的话,读过这本书,应该可以巩固或调整心里的排名吧。我们也可以和作者一样,认为他们可以并列第一(也欢迎其他皇帝加入并列)。总之,从五位出身、性格、理想各异的大英雄的成长经历中,一定能读出共鸣、读到经验教训。

另外,本书说是五位开国之君的故事,但其实有一些争议。比如魏武帝曹操,事实上一生都没有正式称帝;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参与了打江山,但唐朝第一位皇帝是他的父亲李渊。但是作者公孙策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在开国之君的序列里写曹操和李世民,而不选入曹丕和李渊呢?原因在书中当然有讲。读完此书,我们可能也会形成自己的理解吧。

目录:

序:什么是天命?
卷一,流氓得天命:汉高祖刘邦
1.男儿立志——大丈夫当如是也
2.超越项羽——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大胆用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4.脸皮够厚——必欲烹尔翁,分我一杯羹
5.诛杀功臣——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6.万世一系——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卷二,耕读世家子弟得天命:东汉光武帝刘秀
1.起义前后——娶妻当得阴丽华
2.能伸能屈——从昆阳到洛阳
3.大度能容——推赤心入人腹中
4.驱狼赶虎——借赤眉灭玄汉
5.一统天下——既得陇,复望蜀
6.光武中兴——因袭西汉,以柔道治天下
卷三,宦官后人终不得天命:三国魏武帝曹操
1.千古定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睥睨群雄——挟天子以令诸侯
3.赤壁之战——一着错天下三分
4.自明本志——终于未能称帝
5.立储正确——成功套用周文王模式
卷四,豪族子弟得天命:唐太宗李世民
1.关陇集团——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唐太宗
2.隋失其鹿——李渊举兵入关中
3.用兵如神——削平河北群雄
4.骨肉喋血——玄武门兵变
5.天可汗——中华夷狄,爱之如一
6.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卷五,赤贫阶级得天命:明太祖朱元璋
1.红巾军起义——小和尚成了副元帅
2.龙盘虎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3.鄱阳大战——灭陈友谅抚平东南
4.大局在握——遥控各路远征军
5.诛杀大臣——削除帝国权杖上的蒺藜刺
6.绝对皇权——大明王朝的性格就此确定
跋:得人才者得天下
· · · · · ·

相关推荐

翦商
2024-06-29 1.1k
红墙大事
2024-06-29 983
诺兰变奏曲
2024-06-28 148

评论

2024-06-06 09:27:51
黎明前的曙光发表
《帝王之路》这本书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只是一本讲述帝王创业故事的书,更是一部剖析帝王性格、策略和成功的经验之作。作者用平顺的文笔带我们领略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这五位传奇帝王的风采,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劣势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从中汲取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经验教训。
2024-06-06 09:27:51
逐梦星辰发表
之前一直对历史不甚感兴趣,但读了《帝王之路》之后,我发现历史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书中以五位开国之君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娓娓道来历史的变迁和帝王的谋略。作者公孙策先生的文笔幽默诙谐,读起来毫不枯燥,反倒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书中对帝王们的性格特点和策略偏好的分析,更是让我大呼过瘾,从中受益匪浅。
2024-06-06 09:27:51
云淡风轻发表
《帝王之路》这本书,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解析。作者不仅讲述了刘邦、刘秀等五位帝王的创业故事,还从他们的决策、性格和策略偏好入手,探讨了历史的成因和演变。读完之后,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白了帝王成败背后的深层道理。另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成语、典故和名句的解释,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又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
2024-06-06 09:27:51
天涯孤客发表
《帝王之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让我认识到了帝王们的另一面。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帝王们往往被刻画成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统治者。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公孙策先生通过对他们性格、爱好和决策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帝王们鲜为人知的一面。例如,刘邦的豪爽率性、曹操的文韬武略、李世民的宽容大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这本书,我对历史和帝王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2024-06-06 09:27:51
书香墨海发表
《帝王之路》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五位开国之君,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小说的可读性。作者公孙策先生的文笔流畅优美,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将帝王们的雄才大略和心路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对帝王的治国之道有了新的思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图表,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