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礼崩乐盛

礼崩乐盛

作者: 李宏锋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价格: 42.00元

ISBN: 9787503937033

扫码右侧二维码

内容简介:

《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讲述了: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社会的礼乐文化模式中,“礼”与“乐”往往以和谐一致的面貌呈现。然而,这种礼备乐和的表象背后,实际隐含着礼、乐二者间的巨大矛盾。本文即以“礼乐张力”为切入点,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深入剖析传统礼乐文化中蕴含的礼、乐矛盾以及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体会和认知。从社会功能属性方面看,专制时代的“礼”,旨在维系以血缘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秩序,确保王权统治长治久安。“礼”不仅作为普遍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言行,更渗透到灵魂深处,从根本上约束个人内心思想情感,将个体意识纳入群体规范,使个体生命价值湮没在以等级秩序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群体情感之中。 相比之下,“乐”(即艺术,包括音乐、歌舞及诗歌等)则是一种发于内心的、“人情所不能免”的艺术形式,它强调形式本体独立和个体情感的自由展现,具有追求个性独立与生命自觉的本质特征。在极权专制时代的礼乐架构中,“礼”对“乐”的钳制与异化,与“乐”追求自身独立、追求个性自由、彰显个体生命意识的艺术本质间,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间的这种内在张力关系,构成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宗周礼乐文化模式以等级礼制为核心,“乐”逐渐从先前礼、乐混生的宗教状态脱离出来,明确成为“礼”的附庸和维系王权政治的工具。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乐”在人性觉醒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自身蕴涵的与人性本质相一致的艺术特征日益凸显,与维系等级制度、压抑个性存在的“礼”形成尖锐对立。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1-15 9.1k
长安的荔枝
2025-01-16 4.6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