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组织谋略
作者简介:
王北固 194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台湾《中国报导》主笔、《统一日报》副总主笔、《经纬杂志》发行人、文苑出版社总编辑、联合报系《历史月刊》顾问、《台湾立报》与《太平洋日报》专栏撰述。从事国际问题评论三十余年,业余研究水浒与三国史。现专事写作。著有《亚洲之复兴与一九九二》、《〈水浒传〉的组织谋略》、《回首二十一世纪》、《欧洲版图与伊斯兰》、《后苏联十年》、《跨世纪的沉思》、《好莱坞的政治学》、《水浒传里的神话世界》、《三国蜀汉秘史》。
内容简介:
《水浒传》并不是一部描述江湖盗匪造反的通俗小说。这部史诗式传说故事的更深寓意,是借盗匪盘踞的水泊,为受屈被压迫而亡命的朝廷优秀军官提供一个容身之处,而双方合作反抗政治黑暗,共创光明的未来——革命推翻朝廷,或招安立功边庭。亡命的优秀军官们与江湖盗匪合作,共同追求再造国家的远大目标,其互相融合的演变过程之中,有一套高度智慧的组织谋略,来把这两群原来黑白对立的身怀不凡武艺者聚合凝结起来,爆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火花。本书《〈水浒传〉的组织谋略》,试图以这些观点为基础,探索出一个玩味《水浒传》的新方向。此外,在历史的实用方面而言,传统史观的“载舟覆舟”、“得道者昌、失道者亡”的道德律,从革命造反集团发展成长的组织谋略之中,可以找出“捭阖”之道与敌我消长、阵营易势的辩证法则;在当代工商社会之中,则可以用来观察公司商战的胜败生存游戏规则。
目录:
前言 五百年孕育出一部奇书的背后 第一章 《水浒传》与捭阖、组织谋略 梁山泊主体观点 梁山泊集团构成的“有机”模式 “捭阖”与人脉谋略 组织谋略与力量情势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梁山泊成长的平面观过程 “水浒”的定义 山头主义与山头林立的局面 山头主义之下的“变形山头” 山头、“准山头”与“边缘人” 组织谋略与善恶对立的问题 从“替天行道”到“逼上梁山” 梁山泊初阶段的成长过程与谋略 打劫“生辰纲”与“替天行道”、“逼上梁山” 从清风山到揭阳镇的派系人马 三打祝家庄的转变 营救柴进与营救卢俊义 心理建设与意识凝固是最高组织谋略 第三章 梁山泊好汉的出身类别、成分 好汉的定义与“当下即是” 好汉在人群社会之中的角色地位 人才未适用的三种情况 梁山泊好汉出身与成分十一大类型 梁山泊好汉成分类型的社会意义 十一类出身的好汉的心志比较 第四章 宋江以下的梁山泊缔造者们 梁山泊缔造者的分级、分类 从朱武与曹正说起 戴宗、公孙胜等人的宣传、联络功效 关键时刻发生作用的人 吴用缔造的“小梁山泊” 梁山泊“基本模型”分析 其他零星的梁山泊缔造者 第五章 好汉们落草上梁山的途径、模式 原始型欲念冲动的落草方式 受冤屈走投无路 义气提升而超越正道社会 从“替天行道”到扩大牵引号召江湖 攫取社会才俊与普及性招纳 夺取正道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 第六章 社会解体与革命演进的互动关系 ——梁山泊集团成长的客观分析 近代革命理论的相对论 以“社会现象生态论”来看《水浒传》 栋梁被蛀蚀——社会解体的开始 社会解体的进一步:基石松动 刑狱不公与“灰色地带”的扩大蔓延 大规模社会解体的三种模式 从武松到孙立集团的伦理体系改组问题 第七章 各山头与好汉们汇集上梁山的关系脉络 “开宗明义”两山头 “二龙山”的特殊意义 清风山大转折的凸显 清风山与清风寨 揭阳三霸 孙立集团与祝家庄 连串大阵仗与成批高级军官上山 芒砀山·曾头市·卢俊义 第八章 梁山泊集团的派系与结构脉络 两种政治现实主义 晁盖之死与梁山泊主易位 梁山泊体制的阶段变化 晁盖集团的四个优势 宋江嫡系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江州阶段的层次性变化 三打祝家庄 军官成批上山与家庭安顿 梁山泊集团在纵横两方面的潜在矛盾 第九章 宋江转变梁山泊结构的几次改编过程 三虚三实梁山六位领导人物 宋江第一次改编梁山泊集团 吴用陷害宋江的复式计谋 江州劫囚、无为军之役与宋江夺梁山领导权 宋江夺权之后的危机过渡阶段 吴用投向宋江与戴宗的边际作用 七谈“三打祝家庄”——宋江第二次改编梁山泊 梁山泊第二次人事改组 宋江第三次改编梁山泊集团 梁山泊江湖、山头气质的迅速蜕变 第十章 天罡地煞两榜的组织谋略 职务分配形成“微型政府” 七十二地煞代表广大下阶层 细数三十六天罡 军官与地主的精英取向 天罡榜的五元结构体系 “水浒”精神在阮氏三兄弟 第十一章 组织谋略与捭阖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条原理:修“德” 第二条原理:“力”与“势”的辩证关系 第三条原理:“机”之掌握 天人合一、心物并用、矛盾统一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