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咱们学生

咱们学生

作者: 艾苓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7

价格: 29.5元

ISBN: 9787547418819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张爱玲,笔名艾苓。女。黑龙江安达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绥化师专历史系。同年在中学任教,1992年调安达市委办公室,曾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2001年调绥化日报社任《绥化晚报》专职编委。2005年调绥化学院中文系任教。绥化市作协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风也穿鞋》。散文《我十五岁那年》获第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05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十佳家长和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称号。

内容简介:

某位老师提到某官员,她说:你知道吗?他是咱们学生。她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如数家珍。 另一位老师提起地方台某主持人,他说:你不知道吧?她是咱们学生。他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不熟悉和熟悉的名字,言语中充满自豪。 回到母校工作后,我渐渐知道,老师们的自豪因何而来,也渐渐知道,“咱们学生”是个简单说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或者咱们学校的毕业生。 有几次,我在假期去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只遇到个别未离校的学生和几位工友,感觉心里也空荡荡的。原来,学生是学校的灵魂啊,缺少莘莘学子的校园,像个被倒空的袋子,瘪瘪地搁在那里,目光呆滞,毫无内容。开学后,学生归来,我看见校园被重新注入内容,顿时生动。 我偶尔看过一些校友履历,他们或者继续深造最终学有所成,或者继续打拼成为地方官员。但在公开的简历中很难看到母校的名字,他们直接写后来深造的高校,这段求学经历被轻轻地,轻轻地就绕过去了。没听说谁为此不悦,心怀不平,母校的老师们提到这些校友,依旧是“咱们学生”、“咱们学生”。 回母校工作快五年了,我的学生也开始陆续毕业,我不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我愿意祝福他们每一个人,希望他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我想让他们知道,任何一个在普通岗位上胜任工作的学生,都会成为我的骄傲。万一哪个学生的未来不怎么美好,以另一种形式著名,我也应该面对教育的失败,有勇气说:是,他是我的学生。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24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0-24 4.2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