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

作者: 王炎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价格: 14.90元

ISBN: 9787560065861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王炎,1963年生于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Seton Hall University客座教授。先后在美国Seton Hall University获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三联书店2007年2月版)和《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在西方小说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对小说形式、叙事结构和语言文体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有关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看来,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本质上是对现代性文学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的探索。从18世纪晚期欧洲“成长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的兴起开始,现代西方小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始终承载着对现代性的时间观念和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反省。本论文尝试着对成长教育小说进行“谱系学”(genealogical)分析,意在将文学形式作为探讨现代性的一种中介方式,以揭示出现代性时间叙事如何重塑了文学对世界的想象。 本论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共十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从莱辛在18世纪对艺术形式所做的两分法——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分野开始,循着多位理论家小说时间研究的踪迹,呈现出有关小说形式与时间性关系等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到小说理论家卢卡契、巴赫金和奥尔巴赫的时间研究中,揭示出时间性与叙事性之间问题视域和复杂关系。 前三章以墨罗蒂对欧洲成长教育小说的研究为基础,多层面分析了成长教育小说的时间性叙事与现代性话语之间的表象关系,并力求全面清理各种小说时间性的研究方式及其在认识论层面上的局限。根据迈克黑尔小说理论所提出的两个基本研究角度:认识论与存在论,本论文进一步为成长教育小说时间性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范式:成长的存在论维度和成长教育的生存论时间性。 第四、五章以两个新范式为出发点,揭示出包括巴赫金、卢卡契和墨罗蒂等在内的小说理论家在成长教育小说时间性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往往局限在认识论的时间性的单向度上,未能展开主体成长的另外两个时间性维度——存在论和生存论的讨论。只从单向度研究小说时间,就很难真正面对“成长教育”的传记性长篇小说——这种现代性话语的文学象征形式本体及其背后的深刻矛盾张力场。 在第六章讨论成长教育小说生存论和存在论时间结构的基础上,第七章直接进入到问题的核心——现代性的时间性研究中。随着揭开现代性话语背后线性和武断的时间逻辑之后,本章同时着手为后现代空间性叙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话语平台。 第八章力图阐明: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时间性叙事、到后现代的存在论空间叙事,这一转化过程中潜藏的错综复杂的深层原因。面对这种刚刚出现的叙事学转向,无论是传统叙事学,还是各种新、旧小说理论,都仅仅停留在初步探索层面,有诸多关键问题未曾触及。就此而言,本章从空间与存在论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在分析叙事的存在论因素与认识论的时间性之间张力的同时,深入研究多样性和碎片化的空间性叙事,以及它与存在论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蕴涵在现代性意识形态内部的矛盾之中,而借助杰姆逊、奥斯本等对现代性时间性研究的成果,并联系托马斯·曼对时间性叙事的反思,以及卡尔维诺空间叙事小说的文本分析,就成为我的一种研究策略。 结语部分梳理出三组重要的叙事关系:现代性与认识论的时间性叙事、存在论与生存论的时间性叙事、以及存在论与后现代空间性叙事。这三组关系既是小说叙事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现代性研究的可资参照的有效坐标。应用这三组研究范畴,本论文紧紧抓住“成长”和“教育”——两个主体和时间性建构的核心元素,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出时间性叙事内部的矛盾和嬗变的根据,并且敞开时间性与空间性叙事之间的矛盾,透视其交互融合与相互转换的基础,拓展小说研究的文化视野,力求丰富小说理论的内涵。可以说,正是将小说形式的研究置于时间性现代性话语这一宽广的背景之中,本文的研究才获得了新的问题视域和研究入思角度,才可能厘定现代性与欧洲成长教育小说的内在脉络和紧张关系。 关键词:成长教育小说 时间性叙事 空间性叙事 认识论 存在论 生存论

目录:

绪论 研究语境及方法 第一节 小说时间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代小说时间理论史描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论说明 第四节 整体构架与题旨 第一章 小说对时间的追问 第一节 对时间测量的追问 第二节 对存在与永恒的追问 第三节 对时间与历史的追问 第四节 认识论与存在论的时间观 第五节 成长教育小说的存在论时间 第二章 教育的时间性维度 第一节 “成长教育”中的认识化与存在论 第二节 洛克与英国教育小说 第三节 认识的线性时间性维度 第四节 笋玛古典主义的“有机成长” 第五节 日常时间性与存在论 第三章 成长的时间性维度 第一节 对青春时间性的追问 第二节 成熟或青春的终结 第三节 幻灭或时间性的终结 第四节 成长教育小说的终结与存在意义的反思 第五节 存在的时间性与青春的消逝 第四章 “成长”中的未来与希望 第一节 现代小说理论中的“希望”与“未来” 第二节 存在论意义上的“希望”与“未来” 第三节 在“未来”中展开的“现在” 第五章 时间性叙事中的身体、死亡与永恒 第一节 “成长”叙事中的永恒与意义 第二节 身体与死亡 第三节 经历他人的死亡 第六章 时间性叙事与“永恒轮回” 第一节 托马斯·曼与尼采的“永恒轮回”观 第二节 死亡与“永恒轮回” 第三节 线性时间叙事的消解 第七章 时间性叙事与时间性终结 第一节 意识流小说的兴起与时间性叙事转向 第二节 小说的意识时间 第三节 时间性的终结或存在的论的开端 第八章 现代性终结与空间性叙事兴起 第一节 现代性与它的时性 第二节 后现代空间性叙事 第三节 存在论与空间性叙事 结语 时间性与空间性叙事的互动与研究 第一节 现代性与认识论时间性叙事的内部张力 第二节 存在论与生存论时间性叙事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历史的终结与空间性叙事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07 8.8k
长安的荔枝
2024-10-07 4k

评论

2024-05-29 00:15:09
逐梦之路发表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一书深入探讨了小说叙事的时间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从认识论、存在论和生存论的维度对成长教育小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作者以‘谱系学’的方式,揭示了现代性时间叙事是如何重塑文学对世界的想象。文中提出的‘成长教育小说的生存论时间性’等新范式,为小说时间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05-29 00:15:09
书海拾光发表
王炎的《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是一部令人着迷的著作,它以时间性为切入点,探索了小说形式与现代性的话语表象关系。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墨罗蒂、巴赫金、卢卡契等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一个关于成长教育小说时间性叙事的全新研究范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现代主义认识论时间性叙事向后现代存在论空间性叙事转化的精彩论述,提供了小说研究的宝贵新视角。
2024-05-29 00:15:09
灯火阑珊发表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是一部学术严谨、文风流畅的著作。作者从小说叙事出发,考察了时间性与现代性的复杂关联。书中对成长教育小说这一重要文学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存在论与生存论的双重视角,为理解小说中的时间表征提供了新的维度。作者对于现代性叙事学转向的解读尤为精辟,展示了小说研究与时代思潮的深刻互动。
2024-05-29 00:15:09
轻风细雨发表
王炎的《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是一部关于时间性叙事的开创性研究。作者以小说形式为对象,通过对成长教育小说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时间性与现代性话语之间的深刻联系。书中对空间性叙事的探讨更是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拓展了小说理论的边界。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这部著作成为小说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2024-05-29 00:15:09
墨池春秋发表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以其新颖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小说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作者从‘谱系学’的角度切入,对小说时间性叙事的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书中提出的大小时区框架、认识论时间性、生存论时间性等概念,为理解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中国成长教育小说的考察,也为本土小说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