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书林又话

书林又话

作者: 曹聚仁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价格: 29.00元

ISBN: 9787108032898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报刊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内容简介:

《书林又话(修订版)》内容简介:对于一生著述颇丰的曹聚仁来说,笔耕不辍的背后,往往依托的是阅读的广博,与读书的勤勉。作者“看的书很杂”,又“相当的随意”,往往“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点滴文字中“又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一篇短短千余字的“书话”,就可牵带出晚年的曹聚仁或是亲身经历过的文坛掌故,或是阅读后写下的笔记心得,或是谈诗论艺时的即兴体会,或是关于文学诸多层面的理论探讨。这些在书内四辑中都各有侧重,同时也兼及学问、书趣、政治立场与人生感悟的发挥。《书林又话(修订版)》所收文章,多系作者晚年在香港卖文为生时期,发表于报刊的专栏,生前未曾结集。今由其家人整理,修订,纳入“曹聚仁书话系列”。相信“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也会有一定的收益”。

目录:

曹聚仁作品系列总序 第一辑 书架 书房的灾难 “红楼梦一箱子” “博古”与“通今” “孔夫子的门徒” 书林扬觯 太炎先生是吾师 我不识樊宗师 《庄子》与《文选》 岁暮辞 关于《现代中国通鉴》 《书林新话》前词 谈《浮过了生命海》 未名社 《大公报》的传统 有怀《新中华》 南星书店 “文星”的风格 文摘 我与文艺 四十之年 “假使我明年要死了” 第二辑 读《史通》杂识 苏叔党《飓风赋》 《滕王阁图》 艾南英 《舟车所至》 匡超人论 曹雪芹《行乐图》 谈《中国近代史》 读《九一八事变史述》 辜鸿铭“狗屁不通” 《五讲三嘘集》 “□□□×××” 伯夷、叔齐与鹿 “胡适批判” 胡适与“《水经注》案” 黄远生《记太炎》 “林语堂启事” 《清呓集》 梁实秋谈写信 李劫人的《大波》 谈萧一山 《北窗夜钞》 “假石涛像” 蒋碧薇的败笔 “某君” 枝巢《回忆篇》 罗敦伟的回忆录 良医的“人情味” 女人写的文章 海外梦回 《香港旧事》 抄一段笔记 从《任卓宣评传》说起 “这中间” 英雄与英雄谱 连士升的散文 “《风萧萧》的作者” 韩素音的小说 蔡思果的散文 《摆江》 绍兴水乡行 女作家 台湾女作家 《不按牌理出牌》 百科全书派 《性史》与《性艺》 关于《小江平》 马可孛罗 《雪莱传》及其他 《罗素传》 谈康拉得 海伦·凯莱的生平 《关于短篇小说》 《冰点》 新《小学生活》 《母子之间》 “上帝是黑人?是白人? 《我是神父,我要结婚》 第三辑 读诗小记 “病后觉衰” 卧病 老境 王昭君·青冢 虔州 沈园 李延星的一首诗 《河北地震诗》 …… 第四辑 后记 曹聚仁书话系列编后语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8 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9 4.3k

评论

2024-05-31 16:02:06
书香墨染发表
《书林又话》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书话集,作者曹聚仁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书中故事。读罢此书,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2024-05-31 16:02:06
书虫发表
曹聚仁先生的《书林又话》是一部既有料又有料的好书。书中既有对古今中外名著的精辟点评,也有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让人叹为观止。
2024-05-31 16:02:06
读书郎发表
《书林又话》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作者以其饱含深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书香四溢的世界。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书林之中,与古今圣贤对话。
2024-05-31 16:02:06
爱读书发表
曹聚仁先生的《书林又话》是一部文笔优美、内容丰富的书话集。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众多经典著作,让我们对这些名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5-31 16:02:06
书海遨游者发表
《书林又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话佳作。作者曹聚仁先生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在书中分享了他对众多中外名著的解读和思考。读罢此书,受益匪浅。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