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薛蟠的文学观

薛蟠的文学观

作者: 安立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2-4

价格: 26.00元

ISBN: 97871000888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安立志,伴宪法诞生,随跃进成长,废学于“文革”,锻炼于军旅。当过工农兵,混迹大学城。崇奉开卷有益,坚信思考无疆。操刀长篇大论但了无生趣。追求思想含量,奢望文质彬彬。乐在庄严处挑些滑稽,喜从神圣中揭点卑鄙。为文二十载,奖证一箩筐。不慕名山事业,但求问心无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围绕《红楼梦》话题的杂文随笔。全书包括序言与后记,由72篇文章所构成,约14万字。本书的性质和风格,与目前红学界的“索隐派”、“考据派”明显不同,也与目前图书市场上与《红楼梦》有关的“圆梦”、“惊梦”、“后梦”之类的“续貂”作品完全不同。本书立足于《红楼梦》只是一部伟大小说、一部文学作品,借助《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进行必要的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与分析,并不试图从《红楼梦》故事中探寻什么“线索”、“密码”或“伏笔”。 本书一方面就“红”说“红”。即通篇只对《红楼梦》的事件或情节进行分析或解读,现实事件或情势未着一字,虽然文章主旨稍显隐晦与曲折,读者自可体到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借“红”说今。文章借用某些现实事件或时尚提法作为引子或由头,而分析的对象与主体却是《红楼梦》的人物与情节。这类文章的主旨较前者略微明显或浅露,目的在于提示文章宗旨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评价与分析。以“红”证今也是本书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当今社会的现象或事件作为分析主体,《红楼梦》的事件或人物只是作为分析工具或材料陪衬。这类的文章较少,但也算其中之一类。

目录:

借红楼佳醪浇心中块垒(朱铁志)——序安立志《薛蟠的文学观》/001上医医人/007《好了歌》与“财色诗”/011真文物/018得计选任应天府/021贾雨村其人/024贾雨村断案/027焦大的真话/030按书索药/033李贵处理群体事件/035璜大奶奶变脸/038“风月宝鉴”/041弄权铁槛寺/044天然与修饰/047贾宝玉“面试”/050薛宝钗的“主旋律”/053袭人的“政绩观”/057贾宝玉歪念《南华经》/060贾政猜谜/063贾芸“三变”/066秋纹的奴性/069奴隶的品类/072跟薛宝钗“学”处世/075拉姆斯菲尔德防长与红玉丫环的语言能力/079薛蟠的文学观/083“冷美人”薛宝钗/086论“通灵宝玉”/090贾政的板子/094“袭人牌”摄像机/097贾芸的效忠信/099海棠诗社/103贾宝玉的笔名/106史湘云请客/110大观园的当代小品/112大观园里“百笑图”/116节哀/120“文学食品”/123薛宝钗的批评艺术/126凤姐生日察人情/129水仙庵里“混供神”/132棋道与牌规/135林黛玉的创新意识/138石呆子也是“钉子户”/141薛蟠“下海”/144“怀古诗”的争论/147大观园的开放意识/150平姑娘的和谐观/153史太君的创作观/156“时宝钗”/159大观园建设“节约型社会”/162探春的改革/165薛宝钗的分配政策/169柳嫂子走后门/173秦显家的上任记/177诉讼导演王熙凤/180吞金/183懦小姐的管理经/185大观园的扫黄运动/188晴雯之死/191王道士的疗妒汤/194荣府追查小字报/197贾宝玉与“假宝玉”/200骗局中的婚礼/203警惕李十儿之类/206人性丢失在急流津畔/209谁为荣府被抄负责/212赵堂官与西平王谁更可恶/215义侠包勇/218妙玉的悲剧/221巧姐的命运/224“人镜”甄宝玉/227花袭人的“不得已”/230后记/233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1-14 9.1k
长安的荔枝
2025-01-14 4.6k

评论

2024-05-31 20:23:05
书香雅侣发表
这是一本谈论《红楼梦》的奇特之作,作者安立志不落俗套,跳脱出常见的索隐派和考据派研究方法,另辟蹊径地以《红楼梦》为镜,探讨社会与人生,发人深思。
2024-05-31 20:23:05
红楼知音发表
作者的文笔细腻生动,对于《红楼梦》的情节与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每每读来,都觉得是作者与曹雪芹两位大师跨越时空的对话,令人拍案叫绝。
2024-05-31 20:23:05
文学追梦人发表
这本《薛蟠的文学观》颠覆了传统红学研究的藩篱,从新的角度切入,以文学赏析的眼光剖析《红楼梦》,为红学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
2024-05-31 20:23:05
纸上谈兵发表
安立志先生的社会洞察力和人生思考之深,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借《红楼梦》之名,实则在谈论我们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2024-05-31 20:23:05
笔尖流芳发表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红楼梦》,原来这部经典名著不只是一部传奇小说,还可以成为一把社会批判的利器,揭露人性的贪婪、虚伪和荒谬。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