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作者: 田晓菲 编译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3-12

价格: 19.80元

ISBN: 9787108019004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已完成的书稿有:《赭城》(中文,待出),《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待出)。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关于本书 惭愧,我不懂希腊文。这本书里的译文,根据的是不同的英文译本。“老柏拉图”说: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书,恰好适合。 好在萨福的英译本历代层出不穷,仅二十世纪就有十数种。我参考的各种译本,详见书后开列目录。其中特别以娄伯(Loeb,或译勒布)经典文丛的坎贝尔(D.A.Campbell)译本和安・卡尔森(Ann Carson)2002年出版的译本为底本。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本子作为蓝本,是因为他们的翻译都是尽量依照原文,并不像威利斯伯恩斯通或者玛丽巴纳德的译本那样自行补缺并进行“文学加工”(在个别残诗的译者注里,我特意附上他们的译文,以便读者进行比较),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萨福的“原貌”,除了文学价值之外,也有学术价值。 卡尔森既是学者(她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墨吉尔大学教授古希腊罗马文学),又是诗人和作家,她的个人作品《红之自传》曾被《纽约时报书评》选为“当年最值得注意的书”(1998),苏珊・桑塔格称之为“令人迷醉的创举”。她的作品得力于古希腊文学,而她对萨福别具一格的翻译和笺注也格外吸引人。坎贝尔把萨福学者所作的“推测性填空”都放在括号里面,卡尔森则甚至在译文里用方括弧的形式保存芦纸残缺文本的风貌。她在前言里说:她相信这些方括弧暗示了充满张力的空白。这虽然未免让人想到佛班克在小说《虚荣》里的调侃,但萨福遗诗的残缺,文学史的一次偶然性事故,的确部分地构成了它经久不息的魅力,留给后人无穷的空间,在各种意义上,各个层次上,重写萨福。 于是,遵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我在诗的空缺处以□□□示意――虽然这样做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地浪漫高深,而是带一丝微笑,把它当成一种精致的游戏。我希望读者也能如是看待之。 在安排这样顺序时,我依照了娄伯经典文丛里的次序。虽然诗前编号是本书自己的,但我在诗后括弧中一一注明娄伯编号,因为那是萨福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序号,便于讨论时引用和查找。 本书不是萨福残诗的全译,大约只是一半而已。选择的标准比较主观,但我还是尽量选取(一)著名的篇章;(二)在残诗坚相对而言稍微成意思的篇章(因此,只有一个词――譬如“芹菜”――抑或只有三五词的断简,就往往忍痛割爱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辑收诗101首,是学者们公认萨福所作的歌诗;第二辑收诗12首,是学者们持怀疑意见的萨福歌诗;第三辑选录历代与萨福有关的诗文,它们或以萨福为题材,或从萨福歌诗中汲取灵感和典故。第三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欧美文学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其当代文学作品,充满对文学过去的回声。我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唤起我们读者的注意。1944年,周作人在《文艺复兴之梦》中说:“对于外国文化的影响,应溯流寻源,不仅以现代为足,直寻求其古典的根源而接受之,又不仅以一国为足,多学习数种外语,适宜的加以采择,务深务广,依存之弊自可去矣。”这是很有见地的话。务新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对“新”之来源不其了了,则如此去了解西方文学和文化传统,总是难免皮毛。 近年颇有谈“外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悦者。抛除其种种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谈,多半由于不悦者看来,影响便等于依存。其实不然。一来,凡本性喜欢依存,不喜创造者,就算只读本国经典也还是要“依存”的;二来,我觉得就是以“外国文学的影响”立论,也还是狭隘了一点。引用公元前二世纪希腊作家郎古斯写在《达弗尼斯和克洛伊》前言里的一句话以作结: 我写了这个故事,一共分为四节,作为对 爱神厄洛斯、山林仙女、还有大神潘的供养, 也作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拥有物。

目录:

引言 一、关于萨福 二、芦纸残片:重构萨福 三、碎瓷 四、“我以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变心”:神话萨福 五、关于本书 第一辑 萨福歌诗101首 第二辑 萨福歌诗12首 第三辑 达弗尼斯和克洛伊(节选) (古希腊)郎古斯 萨福致法翁  (古罗马)奥维德 萨福  (意)薄伽丘 夫人城(节选)  (法)克利斯蒂纳・德・比桑 萨福致菲利尼思  (英)约翰・邓恩 勒斯波思  (法)波德莱尔 一个现代的萨福  (英)马修・阿诺德 摘苹果  (英)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天堂”――就是我够不着的东西  (美)爱米莉・狄金森 阿狄司,我爱  (英)麦克・菲尔德 钟点沉沉前行  (英)西尔维亚・汤森・华纳 瓦伦汀・奥克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1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1 4.5k

评论

2024-04-27 11:49:20
深夜轻语发表
作为一名古希腊文学爱好者,我无法不对《萨福》这部选集赞不绝口。田晓菲的翻译功底深厚,将萨福的诗歌精髓完美地呈现给了汉语读者。特别是安・卡尔森的译本,用方括弧的形式保留了芦纸残缺文本的风貌,这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萨福诗歌的独特魅力。
2024-04-27 11:49:20
读书少女发表
《萨福》选集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描绘着女性的柔美、爱情的苦痛、生活的无奈。作为一名女性读者,我深深被萨福的诗句所打动。她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受到女性的伟大与脆弱。同时,选集还收录了历代与萨福有关的诗文,这些作品或以萨福为题材,或从萨福歌诗中汲取灵感,展现了欧美文学传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024-04-27 11:49:20
文学青年发表
萨福的诗歌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它既有荷马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有抒情诗歌的细腻情感。田晓菲的翻译忠实于原文,充分保留了萨福诗歌的韵律和意象,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那些残缺的诗句,通过译者巧妙的填空,竟也能完整地呈现出萨福的思想和情感,这不得不令人赞叹译者的功力和想象力。
2024-04-27 11:49:20
古今漫步者发表
《萨福》选集不仅是一本诗歌译著,更是一部珍贵的学术著作。编者在导言和注释中详细介绍了萨福的生平、创作风格和流传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萨福及其作品。此外,选集还收录了历代萨福研究的成果,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通过《萨福》选集,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学传统的博大精深,并对古希腊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4-04-27 11:49:20
书香阁主发表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被《萨福》选集深深吸引住了。萨福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细腻,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温柔和细腻。通过田晓菲的翻译,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萨福内心的喜怒哀乐,为她的爱情而欢喜,为她的悲伤而落泪。这本选集不仅是一本值得品味的诗歌集,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