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大传
作者简介:
埃德温·威廉森(Edwin Williamson),牛津大学阿方索十三世西班牙研究讲席教授,牛津埃克塞特学院院士。他此前是爱丁堡大学西葡学院教授,也曾在都柏林三一学院、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担任学术职位。他还是斯坦福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客座教授。 他的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 是西班牙黄金时代小说、塞万提斯、拉美文学文化史和博尔赫斯。2004年出版的《博尔赫斯大传》是世界上第一部涵盖博尔赫斯生平和全部作品的传记。另著有专著《拉丁美洲史》,《魔幻现实主义的堂吉诃德之根:阿莱霍·卡彭铁尔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历史与虚构》《向现代性妥协:阿莱霍·卡彭铁尔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历史进程》等重要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全部作品的第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他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权 威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埃德温·威廉森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将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语文学中,除了博尔赫斯,还有谁能写出如迷宫那般复杂的作品?而他的人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在这部精彩的传记中,威廉森将博尔赫斯置于阿根廷历史及其人全部作品的背景下,编织出这位文学大师的一生。对于他,人们熟知的身份是叙述形式的反叛者和保守政治的攻击者,但威廉森指出,尽管写作风格极端而智性,但博尔赫斯生活在平常人的遗憾之中,并带着这些遗憾离开人世。 博尔赫斯的父母属于阿根廷的反对派,他的祖父辈是这个国家颇受尊敬的将军。在威廉森的笔下,青年时期的博尔赫斯软弱避世,无法抵御外在的欺侮,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矛盾。剑经常出现在他布满鲜血的家族史里,最终,博尔赫斯以笔作剑,以此来保护自己。晚年,因为对自己早期随笔不满意,他搜罗自己所有的书,予以焚毁。 威廉森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他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剑与匕首(1899—1921) 第一章 家与国 第二章 母亲和父亲 第三章 童年(1899—1914) 第四章 日内瓦(1914—1919) 第五章 西班牙(1919—1921) 第二部恋爱中的诗人(1921—1934) 第六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1921—1923) 第七章 第二次欧洲之行(1923—1924) 第八章 在先锋派当中的冒险经历(1925) 第九章 阿莱夫(1926) 第十章 拒绝(1926—1927) 第十一章 复仇和失败(1927—1930) 第十二章 小说实验(1930—1932) 第十三章 对手(1933—1934) 第三部 地狱(1934—1944) 第十四章 失败(1934—1935) 第十五章 孤立(1936—1937) 第十六章 父亲的去世(1938—1939) 第十七章 学习但丁(1939—1940) 第十八章 小径分叉的花园(1940—1944) 第四部 地狱天堂篇(1944—1969) 第十九章 “新比阿特丽斯”(1944—1946) 第二十章 耻辱和痛苦(1946—1947) 第二十一章 虚假的希望(1947—1950) 第二十二章 博尔赫斯反对庇隆(1950—1955) 第二十三章 解放革命(1955—1959) 第二十四章 母亲的统治(1958—1963) 第二十五章 解构活动(1963—1967) 第二十六章 结婚(1967—1968) 第五部 失而复得的爱情篇(1969—1986) 第二十七章 冰岛(1969—1971) 第二十八章 在日落和日出之间(1971—1975) 第二十九章 冰岛的新曙光(1975—1976) 第三十章 蓝虎(1976—1979) 第三十一章 日本音乐(1979—1981) 第三十二章 解构自己的民族(1980—1983) 第三十三章 编织梦想(1984—1985) 第三十四章 创造一个结局(1985—1986) 后记 致谢 注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