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作者简介: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 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 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 ~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 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亨有世界声音。《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 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 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译本。
内容简介: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 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目录:
献诗 舞台序幕 天上序曲 悲剧 第一部 第一场 夜 第二场 城门外 第三场 书斋 第四场 书斋 第五场 莱比锡奥艾尔巴赫地下酒室 第六场 魔女的丹房 第七场 街道 第八场 傍晚 第九场 散步路 第十场 邻妇之家 第十一场 街道 第十二场 庭园 第十三场 园亭 第十四场 森林和山洞 第十五场 格蕾辛的住房 第十六场 玛尔太的庭园 第十七场 井边 第十八场 城墙里巷 第十九场 夜 第二十场 教堂 第二十一场 瓦尔普吉斯之夜 瓦尔普吉斯之夜的梦或奥伯朗与蒂妲尼霞的 金婚纪念插剧 第二十二场 阴暗的日子 郊野 第二十三场 夜 旷野 第二十四场 牢狱 悲剧 第二部 第一幕 第一场 幽雅的境地 第二场 皇帝的宫城 金殿 广阔的大厅 御花园 阴暗的走廊 灯火辉煌的大厅 骑士大厅 第二幕 第一场 高拱顶、狭小的哥特式房间 第二场 实验室 第三场 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 法尔萨洛斯的旷野 珀涅俄斯河上游 珀涅俄斯河下游 珀涅俄斯河上游 爱琴海的岩石海湾 第三幕 第一场 斯巴达、墨涅拉斯宫殿之前 第二场 城堡内院 第三场 阿耳卡狄亚 第四幕 第一场 高山 第二场 前山山上 第三场 反逆皇帝的军帐 第五幕 第一场 旷野 第二场 宫殿 第三场 深夜 第四场 半夜 第五场 宫中大院 埋葬 第六场 山峡、森林、岩石、荒凉之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