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拉维尔斯坦

拉维尔斯坦

作者: [美]索尔·贝娄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

价格: 14.80元

ISBN: 9787806578155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大商人,贝娄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一个。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外,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见伤心死》(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其中《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美国著名学者艾伦·布卢姆为原型的小说。八十四岁高龄的索尔·贝娄凭借其丰厚的人生感悟,以深刻的洞见与动人的情愫,使本书成为一次爱与记忆之旅。书中回荡着勇气,人性,悲哀与欢乐,堪称一曲友谊与生活的挽歌。 艾贝·拉维尔斯坦是中西部一所著名大学的杰出教授,他的学生多成为政界有权有势的人物。在密友齐克的建议下,拉维尔斯坦就影响人类历史命运的一些重要观念撰写了一部著作。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部表达个人思想和信念的著作,竟然成为一本全球畅销书,拉维尔斯坦也由此成为百万富翁。在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和学生们信徒般的崇拜之余,拉维尔斯坦感染艾滋病去世后,齐克自已也历经生死考验,朋友的嘱托令他有一种紧迫感,但他每每又不知如何开始。萦绕在他脑海中的是拉维尔斯坦的种种趣闻逸事,是他对于道德,哲学,历史,爱与友谊等等的思考。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30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0-31 4.2k

评论

2024-04-28 13:29:16
书香雅韵发表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人生意义、伦理道德和人性的深刻小说。索尔·贝娄以艾伦·布卢姆教授为原型,塑造了拉维尔斯坦这一人物,通过他的经历引领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文笔优美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2024-04-28 13:29:16
读书郎发表
拉维尔斯坦的魅力在于它对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贝娄通过对齐克视角的深入描写,带领读者走进拉维尔斯坦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小说中对于爱与友谊的探讨也发人深省,引发了我们对人际关系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2024-04-28 13:29:16
知心姐姐发表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友谊挽歌。拉维尔斯坦和齐克之间的友谊令人动容,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关。小说的结局虽然令人唏嘘,但它传递出的关于爱、勇气和人生意义的主题却久久萦绕在心。
2024-04-28 13:29:16
思绪飞扬发表
贝娄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维尔斯坦展现了他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小说中对于政治、历史、哲学等话题的探讨发人深省,引人思考。这是一部经典之作,值得反复阅读。
2024-04-28 13:29:16
书迷发表
拉维尔斯坦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吸引力的书。贝娄的笔法老辣,故事娓娓道来,却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小说中对于人生的反思和感悟令人受益匪浅。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