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 (Baudelaire,Charles) 法国诗人。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 ,卒于1867年8月31日。自幼与母亲感情深厚,与继父格格不入,养成忧郁而孤僻的性格。1841年始发表诗歌,后来收入诗集《恶之花》。同时他还撰写《 1845年画展 》 、《1846年画展》等文艺评论,以及《年轻的魔术师》、《拉弟法格》等小说。参加过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他意志消沉,埋头于文学创作。 诗集《恶之花》初版于1857年 ,共收诗100首 ,分5 个部分,出版后即遭攻击和诽谤,甚至受到法院制裁。第二版删除了6首,又增收30多首新作,分为6个部分。诗人死后 ,他的朋友们编订了第三版 ,共收诗157首 ,其中包括被删的6首,仍为6部分:①《忧郁与理想》,描写诗人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痛苦,虽然试图追求美和爱情来排遣愁思,实现理想,但结果失败;②《巴黎风光》,把目光从内心转向外部,静观巴黎城市的景色和社会现象,心中感到忧伤;③《酒》,诗人求助于酒,然而酒的天堂是虚幻的;④《恶之花》,深入到罪恶中去体验快感和痛苦,得到的却是绝望和对自己的厌恶;⑤《叛逆》,因对周围世界的厌恶而对上帝提出责问;⑥《死亡》,表达诗人最后到死亡中寻求安慰和解脱。《恶之花》是诗人追求光明、理想的一份失败记录 。其形式和内容在法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具有古典诗歌的明晰稳健,格律精严,音韵优美的特点,因内容奇特、想象奔放、放荡不羁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成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影响深远。
内容简介:
法国伟大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恶之花》公开发表之初,作者被指控“亵渎宗教”、“伤风败俗”,被判罚款;后来该诗集又成了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如今,人们对它却好评如潮,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断攀升,不仅被编进文学教科书,而且还被纷纷列入大学必修课程。同一个人,同一部诗,其命运何以有天壤之别?——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的历史命运就是社会病态的表现,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朵“恶之花”。
目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