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往事与随想(上下)

往事与随想(上下)

作者: (俄罗斯)赫尔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价格: 128.00元

ISBN: 9787544700351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赫尔岑(1812—1870,Герцен,Александр) 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生于莫斯科贵族家庭,卒于巴黎。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数理科学习,和朋友一起组织政治小组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和共和政体思想。1835年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成为俄国进步思想界领袖。 30年代末被流放时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一个年轻人的札记》、《谁之罪?》、《克鲁波夫医生》和《偷东西的喜鹊》等中长篇小说,是19世纪中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之一。 1847年初,赫尔岑携家到欧洲,成了政治流亡者。其间,创办了《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写出了长篇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回忆录记述了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事件。对革命真理的不倦探索和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五四”时期,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时也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南京读中学。1927年赴巴黎学习。1928年9月在巴黎完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同年底回国。 1934年秋去日本。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救亡日报》和《呐喊》旬刊编委。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文联、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艺杂志主编等职。 巴金文学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中篇小说《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等;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将军集》、《神·鬼·人》、《还魂草》;散文、杂文、评论集《忆》、《点滴》、《废园外》、《龙·虎·狗》、《新声集》、《随想集》等。 臧仲伦,江苏武进人。民革成员。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研究生班。历任北京大学俄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专著《中国翻译史话》,译著《驿站长》 、《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暴风雪》、《舞会之后》、《自家人好算账》、《大雷雨》、《白痴》、《罪与罚》、《伪君子及其崇拜者》、《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群魔》、《双重人格》、《地下室手记》等。

内容简介: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包括日记、书信、随笔,政论和杂感的长篇回忆录,成书于作者流亡期间,赫尔岑称其为“历史在一个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书共八卷,记述了从十二月党人起义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会事件同作家个人的生活道路、思想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展现了俄国和西欧几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史和精神史。 在这部书中作者把他个人的生活事项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前四卷中展开了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景象。在这样一幅宽广的历史画面上活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从达官显贵、各级官员、大小知识分子、各种艺术家到听差、仆婢、农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几笔勾出一个人物,更擅长用尖锐无情的讽刺揭露腐败的官僚机构和现实生活中的怪人怪事,从各方面来反映以镇压十二月党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统治的黑暗恐怖的时代。他以坚定的信心和革命的热情说明沙皇君主制度和农奴制度是俄国人民的死敌,它们必然走向灭亡。

目录:

往事与随想(上册)致尼·普·奥加辽夫序言第一卷 育儿室和大学(1812—1834) 第一章 我的保姆与“伟大的军队”——莫斯科大火——我的父亲觐见拿破仑——伊洛瓦伊斯基将军——与法国战俘一起旅行——爱国主义——卡·卡洛——共同管理家业——析产——参政官 第二章 保姆的议论和将军的谈话——尴尬的地位——俄国百科全书派——苦闷——女仆和男仆的住所——两个德国人——上课和读书——教义问答和福音书 第三章 亚历山大一世之死和12月14日——精神觉醒——恐怖分子布肖——柯尔切瓦的表姐 第四章 尼克和麻雀山 第五章 家庭生活细节——俄国的18世纪人物——我家的一天——客人与常来的人——佐年贝格——听差及其他人 第六章 克里姆林宫管理处——莫斯科大学——化学家——我们——马洛夫事件——霍乱——菲拉列特——孙古罗夫案——瓦·帕谢克——列索夫斯基将军 第七章 学业结束——席勒时期——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和艺术家生活——圣西门主义和尼·波列沃伊增补:亚·波列扎耶夫第二卷 监狱与流放(1834—1838) 第八章 预言——奥加辽夫被捕——大火——莫斯科的自由主义者——米·费·奥尔洛夫——墓园 第九章 逮捕——见证人——普列契斯钦区的警察所办公室——家长制法庭 第十章 在瞭望塔下面——到过里斯本的警官——纵火犯 第十一章 克鲁季茨兵营——宪兵的闲谈——军官们 第十二章 审讯——老戈利岑——小戈利岑——斯塔阿尔将军——宣判——索科洛夫斯基 第十三章 流放——市长——伏尔加河——彼尔姆 第十四章 维亚特卡——省长大人的办公厅和餐厅——基·雅·秋法耶夫 第十五章 官僚世界——西伯利亚总督——阴险毒辣的警察局长——好商量的法官——葬身火窟的县长——传播东正教的鞑靼人——女性的男孩——马铃薯恐怖及其他 第十六章 亚历山大·拉夫连季耶维奇·维特贝格 第十七章 皇太子在维亚特卡——秋法耶夫下台——调往弗拉基米尔——县长审案子 第十八章 弗拉基米尔生活的开始第三卷 克利亚济马河上的弗拉基米尔(1838—1839) 第十九章 公爵夫人和公爵小姐 第二十章 孤儿 第二十一章 离别 第二十二章 我离开后的莫斯科 第二十三章 1838年3月3日和5月9日 第二十四章 1839年6月13日(给娜·亚·扎哈利娜的信)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第二十五章 不谐和音——新的小组——极端黑格尔主义——别林斯基、巴枯宁和其他人——同别林斯基的争吵与和好——在诺夫哥罗德同一位太太的争论——斯坦克维奇小组 第二十六章 警告——铨叙局——内务大臣办公厅——第三厅——岗警事件——杜别尔特将军——卞肯多尔夫伯爵——奥莉加·亚历山德罗芙娜·热列布佐娃——第二次流放 第二十七章 省公署——我自己监管自己——反仪式派和保罗——地主与地主太太们的家长权力——阿拉克切叶夫伯爵与军屯——凶残的侦讯——辞职 第二十八章 Grutibelei——流放后的莫斯科——波克罗夫斯柯耶村——马特维之死——约翰神父 第二十九章 我们的朋友 一、莫斯科的朋友圈——席间谈话——西方派(博特金、列德金、克留科夫、叶.科尔什) 二、在朋友的坟头 第三十章 我们的论敌 斯拉夫派和泛斯拉夫主义——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兄弟、康.阿克萨科夫——恰达叶夫 第三十一章 家父去世——遗产——遗产分割——两个外甥 第三十二章 最后一次索科洛沃之行——理论上的决裂——紧张的局面——Dahin!Dahin! 第三十三章 充当随从的警察分局长——警察总监科科什金——“有序中的无序”——再一次拜访杜别尔特——护照 尼·赫·克彻尔 1844年的插曲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序 革命前后 第三十四章 旅途 丢失的派司——柯尼斯堡——用自己的胳臂做的鼻子——到了!——又要离开 第三十五章 共和国的蜜月 穿皮上衣的英国人——德·诺阿耶公爵——自由女神与马赛的自由女神胸像——西布尔神父和阿维尼翁的普世共和国 西方杂记第一辑 一 梦 二 雷雨交加 第三十六章 《La Tribune des Peuples》——密茨凯维奇和拉蒙·德·拉·萨格拉——1849年6月13目的革命合唱队——巴黎的霍乱——离境 第三十七章 建造巴别塔——德国的umwalzungsmanner们——法国的红色山岳派——日内瓦的意大利fuorusciti——马志尼、加里波第、奥尔西尼——罗马与日耳曼传统——乘坐“拉杰茨基公爵”号 第三十八章 瑞士——詹姆斯·法齐和流亡者——Monte—Rosa 西方杂记 第二辑 一 IL PIANTO 二 POST SCRIPTUM 第三十九章 金钱和警察——皇帝詹姆斯·罗思柴尔德和银行家尼古拉·罗曼诺夫——警察和金钱 第四十章 欧洲委员会——俄国驻尼斯总领事——给奥尔洛夫的信——对孩子的迫害——福黑特一家——将七品官转为纳税农民——沙特尔的接待(1850—1851) 第四十一章 蒲鲁东——《La Voix du Peuple》的出版——通信——蒲鲁东的意义——补遗对一些已经触及的问题的思考 第四十二章 Coup d'Etat——已故共和国的检察官——荒野中的牛叫——检察官被逐出境——秩序和文明的胜利(下册)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续) 家庭的戏剧 第一章 1848年 兆候 伤寒病 第二章 第三章 心的迷乱 第四章 又一年(1851年) 第五章 第六章 《海洋之夜》(1851年) 第七章 1852年 第八章 后记 追记 豪格 再记 特丁顿出发之前(1863年8月) 到达以后 附录 关于《家庭的戏剧》 俄罗斯的影子 一 尼·伊·沙左诺夫 二 恩格尔孙夫妇第六卷 英国(1852—1864) 第一章 伦敦的雾 第二章 高山仰止 欧洲中央委员会——马志尼——赖德律一洛兰——科苏特 第三章 伦敦的流亡者 德国人,法国人——派别——雨果——费利克斯·皮亚——路易·勃朗和阿尔芒·巴尔贝斯——《On Liberty》 补遗: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他的书《ON LIBERTY》 第四章 两次审判案 一、决斗 二、巴尔泰勒米 第五章 “NOT GuILTY” 第六章 波兰流亡者 阿洛伊修斯·别尔纳茨基——斯坦尼斯拉夫·沃尔采尔——1854.年至1856年的宣传鼓动——沃尔采尔之死 第七章 流亡中的德国人 卢格·金克尔——Schwefelbande——美国人的宴会——《The Leader》——St-Martin's Hall的群众集会—— 第八章 五十年代的伦敦自由流亡者 普通的不幸和政治不幸——教员和推销员——货郎和流浪汉——耍嘴皮子的和耍笔杆子的——什么也不干的经纪人和永远忙忙碌碌的不劳而获者——俄国人——小偷——密探 第九章 罗伯特·欧文 第十章 CAMICIA ROSSA第七卷 私人俄文印刷所和《钟声》 第一章 全盛和衰落(1858一1862) 第二章 瓦·伊·克利西耶夫 第三章 年轻的流亡者 第四章 巴枯宁和波兰问题 附 录致波兰俄国军官委员会的信 第五章 R.WEATHERLEY&c。的轮船《WARD JACKSON》 第六章 PATER V.PETCHERINE 第七章 伊·郭洛文第八卷 断片(1865—1868) 第一章 杂记 一 瑞士风光 二 旅途上的闲话和餐厅里的俄国同胞 三 在阿尔卑斯山那一边 四 ZU DEUI’SCH 五 彼世界和此世界 第二章 VENEZIA LA BELLA(1867年2月) 第三章 LA BELLE FRANCE 一 ANTE PORTAS 二 INTRA MUROS 三 ALPENDRDISKEN 四 但以理们 五 亮点 六 出兵以后 旧信选编(《往事与随想》补)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波列伏伊的信 选自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的信 选自季莫费·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诺夫斯基的信 彼得·雅科夫列维奇·恰达叶夫的信 选自彼·约·蒲鲁东的信 托马斯·卡莱尔的信《往事与随想》代跋生命的舞蹈与沉思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30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0-31 4.2k

评论

2024-04-28 17:35:30
书虫悦读发表
《往事与随想》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作者笔下的俄国社会百态与人物群像跃然纸上。赫尔岑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笔锋,刻画了从沙皇到农奴的各个阶层,揭示了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诗巨作,不仅是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更是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变迁的缩影。
2024-04-28 17:35:30
知乎煮酒发表
作为一部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价值远超其本身,它真实详尽地记录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和西欧的历史风云。赫尔岑以饱满的激情和深入的思考,将个人经历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为我们呈现出一段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引人入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4-28 17:35:30
爱读书的猫发表
《往事与随想》读起来就像一部历史剧,作者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亲历了19世纪的俄国和西欧。赫尔岑笔下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潮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是一部既有史实深度又有文学魅力的作品,值得反复品味。
2024-04-28 17:35:30
读书酱发表
《往事与随想》是一本跨越时空的巨著,它将十九世纪的俄国与西欧社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犀利的文笔,剖析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
2024-04-28 17:35:30
云间漫步者发表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巨著,作者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勾勒出19世纪俄国和西欧的社会风貌。书中人物众多,故事跌宕起伏,既有对尼古拉一世专制统治的犀利批判,也有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赫尔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还原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