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作者: 阿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

价格: 13.80

ISBN: 9787506312912

扫码右侧二维码

内容简介:

闲话闲说 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 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 「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 「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 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 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 我是不敢和他握手的,一定会被捏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仙了,仍要携带世俗,就好像我们看中国人搬进新楼,阳台上满是旧居的实用破烂。 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类似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 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 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么早,而且诗的地位最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这样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 白西易讲究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传说他做了诗要去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听,这简直就把通俗做了检验一切的标准了。 做诗自己做朋友看就是了,为什么会引起生存竞争?看来唐朝的诗多商业行为的成分,不过商品质量非常高,伪劣品站不住脚。 中文里的颓废,是先要有物质、文化的底子的,在这底子上沉溺,养成敏感乃至大废不起,精致到欲语无言,赏心悦目把玩终日却涕泗忽至,《红楼梦》的颓废就是 由此发展起来的,最后是「落了个白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见原来并非是白茫茫大地。作者简介阿城 以《棋王》、《孩子王》、《树王》小说作品,奠定文坛地位的阿城,诞生于1949年的北京。自1984年起发表创作,早年虽为知青文学的代表,而后风格更 形开阔。陆续推出「遍地风流」、「新笔记小说」系列,以及电影剧本、评论、杂文等等。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并应邀旅居威尼斯两个 月,写成《威尼斯日记》。 一个人能历得多少世俗?又能读得多少小说?况且每一篇小说又有不同的读法。好在人人如此,倒也可以放心来讲。世俗里的「世」,实在是大;世俗之大里的 「俗」,又是花样百出。我因为喜欢这花样百出,姑且来讲一讲看。 阿城是当代华人小说家中的翘楚, 80 年代以《棋王》等作品脍炙海内外,但他不只是个小说家,他的随笔也极品;他运用中国文字己臻化境,可说是天生的文体家。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生活家,独特 的生活经历和犀利的观察,使他对生活中的事事物物都充满兴味,并有独到而幽默十足的见解。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2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2 4.5k

评论

2024-04-29 06:26:50
半弦清音发表
阿城的《闲话闲说》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书中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的深入探讨,让人不禁反思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阿城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其文字精辟辛辣,读来酣畅淋漓,让人回味无穷。
2024-04-29 06:26:50
书山拾贝发表
《闲话闲说》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随笔集。阿城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从多个角度切入中国文化,娓娓道来,妙趣横生。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照。书中随处可见阿城独到的见解和博识,值得细细品味。
2024-04-29 06:26:50
漫步书香发表
阿城在《闲话闲说》中以闲笔闲语的形式,对中国文化和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入手,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会贯通,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本书读来轻松愉快,却发人深省,让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2024-04-29 06:26:50
墨香萦怀发表
读《闲话闲说》,犹如与一位智者促膝长谈。阿城以他特有的犀利笔锋和幽默语言,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他旁征博引,从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文化根源和发展的看法。本书不仅是一本随笔集,更是一部文化思考录,值得反复细读。
2024-04-29 06:26:50
翰墨飘香发表
阿城的《闲话闲说》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他用看似漫不经心的语言,道尽了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蕴。他从不枯燥说教,而是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精妙的比喻,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既是一本文化随笔,也是一部人生智慧的启迪录。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