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者论巴赫金
内容简介:
本卷选收俄罗斯著名学者论巴赫金的文章28篇,其时间跨度为80年(1929—2009)。以著名苏联文艺理论家А.卢纳察尔斯基《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开篇,以巴赫金文本的一位当代年轻注释者И.波波娃《狂欢》作结。这里,有“巴赫金与符号学”,也有“巴赫金与社会学”; 有“巴赫金与形式主义”,更有“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巴赫金与狂欢化理论”;有“巴赫金与作者理论”,也有“巴赫金与作品/文本理论”;有“巴赫金与美学理论”,也有“巴赫金与语言学理论”;有巴赫金“发现者”与追随者对巴赫金思想的推崇,也有巴赫金学说质疑者的声音。如此结构的这部文选,旨在多维度多视角地展示俄罗斯“巴赫金学”全景的缩影。
目录:
米•米•巴赫金不仅比迄今为止任何人都更加明确地肯定了多声部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具有的巨大意义,确定了这一多声部性作为他的小说最重要的特点所起的作用,并且正确地指出了每种“声音”都具有异乎寻常的、为多数其他作家根本不能设想的独立性和充分价值。 ——卢纳察尔斯基《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1929) 对话——绝对是他这人学术创作中主导性的、中心的与枢纽性概念,他那些基本的主题与建树围绕着这一概念而群集。以巴赫金之见,“对话性交流——话语之真正的生命圈”;……“双声性”言语(以其对他人话语的定位)的各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次由巴赫金加以系统化。 ——伊凡诺夫《巴赫金关于符号、表述与对话的思想对于当代符号学的意义》(1973) 在这里,巴赫金的遗产中有两点引人注目。其一,这是巴赫金对语言符号之动态性的肯定;符号并不是某种给定物,而是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动态性的关系,况且所指并不是某种给定的概念,而仅仅是朝向概念的运动。……其二,这是对话主义思想。 ——洛特曼《巴赫金的遗产与符号学前沿问题》(1984) 在文本范畴上,他实施了两个手术,两个同符号学的倾向大相径庭的手术。其一,巴赫金……将文本“变成化身”了;其二,他将文本“人性化”了,……文本,以巴赫金之见,——不是别的,而是表述,对话性地定位于另一些文本-表述的表述。 ——鲍涅茨卡娅《巴赫金的著作中的艺术作品之文本问题》(1995) 他开启了相当宽广的问题世界,……就好像在人文思想的地图上发现了新大陆那样。譬如:他人话语就是如此。这是巴赫金在语文学里近乎哥白尼式的发现。……在他的著作中有我所喜爱的地方。譬如:“当我们互相注视的时候,两个不同的世界反映在我们眼睛的瞳孔上。” ——鲍恰罗夫《存在事件——论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199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