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杂剧形成史

杂剧形成史

作者: 刘晓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10

价格: 65.00元

ISBN: 9787101057850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刘晓明 江西吉安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1973年插队于井冈山,当过工农商学兵,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曾任敢死队员。先后考入江西师大历史系、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成果获广东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本书为作者的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戏剧史的专著。作者运用新发现的唐宋杂剧、金元院本方面的材料及大量已知的材料,对杂剧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杂剧”观念的演化、宋代杂剧演化机理、脚色的由来及其意义、官本杂剧与金元院本剧目考释、剧目的分类与方法论意义、元杂剧的表演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斫拨”、“则剧”、“合生”等戏剧史中的难题作出了新的诠释。本书提出的新理论——“类群理论”,是作者的研究课题及获奖项目,对杂剧的形成作出了新的形态描述和理论阐释,为戏剧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目录:

前言 理论与方法 一 总论--从新材料到新路向 二 类群理论--杂剧形成的形上之思 第一章 杂剧的发生 第一节 有关唐代杂剧的四条材料 第二节 “杂剧”的观念史 第三节 《教坊记》“杂剧”条之歌舞戏疏证 第四节 唐代杂剧的形态 第五节 早期杂剧的演出方式--以热戏为例 第二章 唐代杂剧释疑 第一节 “斫拨”与唐代杂剧形态 第二节 “则剧”解谜 第三节 “合生”与唐宋伎艺 第四节 类群理论在唐代杂剧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章 宋代杂剧及其演化机理 第一节 新发现的北宋杂剧史料及其分析 第二节 杂剧形成的机理 第三节 宋代杂剧类群的相关群落 第四节 “南戏”本义与发源地 第五节 “鹘伶声嗽”与南戏体制渊源 第四章 脚色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脚色制的本体思考 第二节 末色缘起 第三节 净色由来 第四节 何以先有副净后有净--兼论副净的起源 第五节 旦色得名 第六节 亚脚色诸名考 第五章 宋代官本杂剧剧目研究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和本书的视点 第二节 剧目类型与伎艺类型 第三节 和曲之剧剧目考 第四节 爨体之剧剧目考 第五节 脚色之剧剧目考 第六节 酸体之剧剧目考 第七节 杂体之剧剧目考 第六章 金元院本研究 第一节 何谓院本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第三节 金元院本的著录、分类及其考释的依据与方法 第四节 《四道姑》、《呆秀才》院本的发现及现存金元院本 第五节 “上皇院本”的蕴意及剧目考 第六节 “霸王院本”的英雄渴望及剧目考 第七节 “拴搐艳段”释义、形态及剧目考 第八节 “打略拴搐”解题、剧目考及方法论意义 第九节 “冲撞引首”解题、形态及剧目考 第十节 “诸杂大小院本”的形态及剧目考 第十一节 “诸杂院爨”的形态及剧目考 第七章 元杂剧的表演形态 第一节 元杂剧与南戏中人物上下场的表演按语 第二节 作为插演的戏曲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坐演”方式 主要引用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28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0-28 4.2k

评论

2024-06-08 08:28:27
书香润泽发表
《杂剧形成史》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戏剧研究专著。作者以扎实的史料功底和敏锐的学术眼光,从杂剧的起源、发展、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作者提出的“类群理论”,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极具创新性。
2024-06-08 08:28:27
戏迷达人发表
刘晓明先生的《杂剧形成史》可谓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对杂剧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书中对官本杂剧和金元院本的分类、对元杂剧表演形态的考察,都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述。尤其是作者对“斫拨”、“则剧”、“合生”等术语的重新诠释,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2024-06-08 08:28:27
历史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部关于中国戏剧史的专著,《杂剧形成史》的内容十分详实,资料翔实。作者从唐宋杂剧到元杂剧,逐一梳理了杂剧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戏剧史的宏伟画卷。书中对杂剧观念的演化、脚色的由来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极具学术价值。
2024-06-08 08:28:27
学术研究员发表
《杂剧形成史》是一本扎根于史料、立足于理论的学术专著。作者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治学方法,对杂剧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书中提出的“类群理论”,将杂剧置于更广阔的语境中进行考察,为杂剧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2024-06-08 08:28:27
文艺评论家发表
《杂剧形成史》是一部融合了历史考证和艺术鉴赏的著作。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梳理了杂剧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又不失对杂剧艺术之美的品味和鉴赏。书中对元杂剧中不同流派的分析、对杂剧美学特色的探究,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