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判与重释
作者简介:
程金城,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文学价值系统、文学思潮重要问题、表现主义文学研究),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原型理论和批评、文艺人类学研究),以及中国艺术研究(史前艺术、西部艺术研究、陶瓷美学)等方面有优势和特点。
内容简介:
《原型批判与重释(修订本)》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原型概念的来源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含义进行了考察,对现代原型理论的生成过程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对以荣格为代表的原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辨析和批判;认为要使这一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获得新生,推进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探索,需要对原型进行重释。下篇主要对原型概念和原型理论重新进行了阐述;首次提出了原型现象的哲学和神学维度、生理雏度、心理维度和文化维度的概念,结合现代哲学、人类学等新的理论,对其分剐进行了论证,深入地阐述了作者的原型观。
目录:
目录原版前言 修订版前言 上篇原型批判 第一章原型理论的生成 第一节原型探讨的不同思路 第二节原型与西方传统文化 第三节原型与西方现代人文科学 第四节现代原型理论的生成 第二章荣格的原型理论 第一节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 第二节原型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荣格原型理论与西方现代思潮 第三章原型研究方法质疑 第一节特殊现象还是普遍人性 第二节心灵发现还是结构分析 第三节对荣格研究方法的质疑 第四章“集体无意识”辨析 第一节“无意识”与心理结构 第二节“集体无意识”与精神本原 第三节“集体无意识”与原型 第四节“本能”与“原型” 第五章“原始意象”辨析 第一节原型与原始意象和理念 第二节原始意象的承传和“瞬间再现” 第六章原型理论的难题与潜在意义 第一节原型理论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原型假设的潜在意义 第七章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原型理论与原型批评 第二节仪式与原型批评 第三节心理学与原型批评 第四节弗莱的原型批评 第八章原型批评的优长与局限 第一节心理视角向文化视角的转变 第二节心理分析向结构分析的倾斜 第三节宏观的视角与封闭的体系 第四节关于原型与神话关系的思考 第九章原型理论在中国 第一节中国学者对原型批评的介绍、阐述与实践 第二节中国学者对原型理论阐述的努力 下篇原型重释 第十章原型与行为模式 第一节生理本能与原型心理的深层联结 第二节压抑与“集体人”的创伤性经验 第三节生理本能与原型之“型” 第十一章原型与领悟模式 第一节典型的领悟模式 第二节特殊的心灵符号 第三节克服匮乏感的产物 第四节感觉经验同化为心理事件 第五节形式感与形式结构的特殊契合 第十二章原型与再现模式 第一节关于“典型的再现模式” 第二节个人情结借“文化”再现出原型 第三节典型心境经“文化”再现为意象模式 第四节文化精神再现“集体的人” 第十三章原型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原型的内涵与维度 第二节原型的载体与形态 第三节神话作为原型 第四节仪式作为原型 第十四章原型之源蠡测 第一节原型之源在“食色” 第二节“食色”作为“典型情境”元点 第三节“阴阳”作为符号原型 第十五章原型与文艺 第一节原型与文艺本体 第二节原型与作家创作 第三节原型与艺术接受 第四节原型的突破与文艺的发展 第五节原型理论与文艺断想 第十六章原型与文化 第一节“意义的原型”与“意象的原型” 第二节“道”与原型 第三节中国艺术的精神原型 第四节俄罗斯的“文化原型”研究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