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唯有青春 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 最难将息

作者: [日]近藤大介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价格: 32.00

ISBN: 9787539968988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近藤大介,日本学者,现为日本明治大学讲师。日本《现代周刊》前副主编,中国《看天下》、《经济观察版》专栏作家,居京数年,出版作品《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等。妻子为中国人。

内容简介: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日本的缺点几乎和中国一样多 中日所经历的痛感一样刻骨 中日所遭受的指责一样丑陋 中日之间太多纠缠了太多年 中国年轻人,最缺少的是一面镜子

目录:

第一章 那些青春的疼痛与忧伤 那些出类拔萃之辈 / 002 如此“奇葩”服务让小伙伴们惊呆了 / 006 “斯巴达”教育也没能让我茁壮成长 / 010 “欺辱”是青春前的必修课 / 015 东京大学的焦虑时光 / 023 第二章 平凡的人生很可怕吗? “成为一个土豪”也算梦想? / 034 当梦想第一次被宣布死刑 / 040 我是一个不快乐的高才生 / 045 四十二岁的我,开始疯狂学琴 / 051 人生漫兮,不怕输在起跑线 / 055 第三章 怎样生活,怎样工作 老老实实地工作一定有出头之日吗? / 063 “秀才型”比“天才型”更容易应聘成功 / 071 想去朝鲜的我,却“潜伏”到中国 / 078 在日本,最成功的中国人是谁? / 089 “上级喜爱”的未必是好员工, 但好员工一定深受“上级喜爱” / 097 跳槽后,千万不要当“告密者” / 104 第四章 愤怒的青春,最难将息 致青春,这匹脱缰的野马 / 108 日本啊,你的名字叫“嫉妒” / 110 失去了怒火,就失去了青春 / 128 一个哲学故事:如何体面地老去 / 137 第五章 恋爱是青春前戏 我向“热恋”泼冷水 / 148 加藤定理:这样的男人最受欢迎 / 151 第一次尝的禁果又苦又涩 / 160 谁先动情,谁先输 / 163 穷追不舍的爱情一定是悲剧 / 169 “失恋”要趁早 / 172 第六章 婚姻少有走过的路 “有请一号男嘉宾” / 180 宅男最爱“白痴美” / 185 “心动”也未必真是你的菜 / 192 婚姻中抢手的男人都是恋爱中的失败者吗? / 199 我所享受的“中国式管理” / 203 娶一个“逢凶化吉”的妻 / 210 第七章 你们的青春,我们都曾走过 前辈们正如“坏掉的奔驰车” / 220 全世界的“富二代”都差不多 / 224 青春再也不能“野蛮生长”了 / 232 他们一生下来,就异常老成 / 238 你们的青春,我们都曾走过 / 243 第八章 别把“健康”轻易豁出去 距离“死神”只有一堵墙 / 261 有时虚无,有时存在 / 268 活着,已值得庆祝 / 276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2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2 4.5k

评论

2024-05-01 03:25:51
诗意流年发表
近藤大介笔下的中日青年文化对比,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两国社会的差异和优劣。他犀利地剖析了日本人的性格缺陷,但也客观地指出中国年轻人的不足。作者的文字深邃而富有洞察力,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2024-05-01 03:25:51
云间过客发表
本书以中日青年的视角,审视了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近藤大介以独到的观察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中日青年在梦想、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透过这本书,我们既看到了日本的缺点,也发现了中国自己的问题。
2024-05-01 03:25:51
落笔成风发表
作为一名日本作家,近藤大介对中日文化的对比有着独特的见解。书中他对中国年轻人的批判发人深省,但同时也指出日本人的自满和贪婪。本书是一部跨文化的反思之作,值得中日两国的年轻人阅读和思考。
2024-05-01 03:25:51
书香四溢发表
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中日两国文化差异,深刻剖析了中日年轻人在爱情婚姻、职业理想、情绪自我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本书为中日两国年轻人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桥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青春。
2024-05-01 03:25:51
文思泉涌发表
本书以中日青年文化对比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日两国社会的特点和差异。作者文笔流畅,观点鲜明,既指出了日本年轻人的问题,也反思了中国年轻人的不足。读罢此书,让人不禁对青春、对文化、对中日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