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对话
作者简介: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写作领域有: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公民社会建设等。已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徐贲先生在美国高校教授论证说理和人文教育等课程20余年,深谙说理教育培养之道。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公共说理的著作,专为中国读者尤其年轻读者而写,实践性与人文性兼备,是培养有效思维、学习理性话语的启蒙读本。
内容简介:
说理是文明的产物,人是慢慢才变得开化和文明的。学习说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启蒙的过程。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理性”不仅指明晓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并倾听别人的合理之言。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它离不开说理,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社会必须拥有公民说理可以诉求、依据的普遍价值;政治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中,说理可以成为明亮的对话,一种因自由、理性而可持续的公共交谈。 ——徐贲
目录:
序言 Ⅰ 前言 中国需要公共说理教育和公民理性 1 第一讲 什么是说理 29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 说理的目标不是绝对的“确实” “让说理”和“学说理” 说理的三个因素 第二讲 说理论证的“主张”和“理由” 49 对“理由”批评审视 如何识别不同的“主张” 理由的“证据”与“呼吁” 说理的图尔敏论证模式 第三讲 可靠论证的中介保证 67 中介保证中的玄机 常见的几种中介保证 用图尔敏模式检查中介保证 第四讲 概念和定义 85 “事实”与“看法” 说理从定义开始 五种常用的定义方式 第五讲 说理的信誉与形象 101 说理的信誉 可信度需要展现善意 丧失信誉的权威 诚实和诚信是信誉与形象之本 第六讲 说理的情绪与措辞 113 委婉语和情感用词 抽象与陈套 政治妖魔化的“戈德温法则” 审美化的情绪 冲动和煽情 第七讲 逻辑谬误 129 形式的和非形式的逻辑说理谬误 情绪性谬误 形象性谬误 逻辑性以及其他谬误 “雄辩症”和“厚皮逻辑” 第八讲 伦理说理和价值观 163 “买活鸡”的伦理说理 价值概念和价值原则 三种基本的伦理概念:德性、责任和权利 第九讲 学生作文中的说理 175 作文从“描红”开始 大学一年级的作文 大学生作文的要求 第十讲 书面说理的演变与人文传承 193 “我写作”和“我说理” 说理:普通民众的理性思考与表达 说理谈论的是“人的事务” 第十一讲 说理是一种公民教养 205 从小学习说理的教养 有教养的王子和有教养的中学生 有教养的说理和有教养的听众 第十二讲 歪理巧言不是说理 219 作为权力工具的“说服” 中国特色的“修辞学” “屁话”比谎言更有害 “刀笔者”和“发言人” 学校“非道义说理”教学是一个错误 第十三讲 “歪理”如何利用人的自身弱点 235 大众文化的宣传机制 “要解释”、“求痛快”和“行动热情” 焦虑、害怕和奉承 “大胆说谎”和“认知失调” 第十四讲 说理的伦理层面 247 说理的“理”与“善” 说理的“诚”与“信” 说理的“诚恳”与“诚实” 第十五讲 说理的目的与环境 259 真实是说理之本 说理的价值与宽容 理在哪里和说理环境 第十六讲 公民听众与政治说理 271 以公民听众为依归的说理 专制的雄辩与宣传 公民教育抵制宣传 第十七讲 非说理宣传的四种危害 283 宣传是与说服、说理对立的话语 宣传运用的是非理性的影响力 宣传是欺骗和谎言 宣传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和认知缺陷 第十八讲 说理与民主 295 哲学民主的理念 从哲学民主到实践民主 民主制度中的演说与辩论 民主的说理与法治 民主与言论 后记 3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