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
作者简介: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1968) 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8年1月22日生于今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巴库,父母是工程师和医生。朗道19岁从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开始学术生涯。1929—1931年赴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进修,特别是在哥本哈根,曾受益于玻尔的指引。1932—1937年,朗道在哈尔科夫担任乌克兰物理技术研究所理论部主任。从1937年起在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理论部主任。朗道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曾先后在哈尔科夫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学校教授理论物理,撰写了大量教材和科普读物。 朗道的研究工作几乎涵盖了从流体力学到量子场论的所有理论物理学分支。1927年朗道引入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密度矩阵;1930年创立电子抗磁性的量子理论(相关现象被称为朗道抗磁性,电子的相应能级被称为朗道能级);1935年创立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6—1937年创立二级相变的一般理论和超导体的中间态理论(相关理论被称为朗道相变理论和朗道中间态结构模型);1937年创立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40—1941年创立液氦的超流理论(被称为朗道超流理论)和量子液体理论;1946年创立等离子体振动理论(相关现象被称为朗道阻尼);1950年与金兹堡一起创立超导理论(金兹堡-朗道唯象理论);1954年创立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6—1958年创立了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被称为朗道费米液体理论)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 朗道于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曾3次获得苏联国家奖;1954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1年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和弗里茨·伦敦奖;1962年他与栗弗席兹合著的《理论物理学教程》获得列宁奖,同年,他因为对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还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土、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和法国物理学会的荣誉会员。
内容简介:
《力学(第5版)》是《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一卷,根据俄文最新版译出。《力学(第5版)》将力学作为理论物理学的一部分来介绍,首先从广义坐标和最小作用量原理导出拉格朗日方程,以后分别论述守恒定律、运动方程的积分、质点碰撞理论、微振动和刚体运动理论,最后详细论述了哈密顿方程和正则变换等相关课题。《力学(第5版)》以简洁的叙述给出了解决力学问题的最完全和最直接的方法。《力学(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运动方程 1 广义坐标 2 最小作用量原理 3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4 自由质点的拉格朗日函数 5 质点系的拉格朗日函数 第二章 守恒定律 6 能量 7 动量 8 质心 9 动量矩 10 力学相似性 第三章 运动方程的积分 11 一维运动 12 根据振动周期确定势能 13 折合质量 14 有心力场内的运动 15 开普勒问题 第四章 质点碰撞 16 质点分裂 17 质点弹性碰撞 18 质点散射 19 卢瑟福公式 20 小角度散射 第五章 微振动 21 一维自由振动 22 强迫振动 23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 24 分子振动 25 阻尼振动 26 有摩擦的强迫振动 27 参数共振 28 非简谐振动 29 非线性振动中的共振 30 快速交变场中的运动 第六章 刚体的运动 31 角速度 32 惯性张量 33 刚体动量矩 34 刚体运动方程 35 欧拉角 36 欧拉方程 37 非对称陀螺 38 刚体接触 39 非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 第七章 正则方程 40 哈密顿方程 41 罗斯函数 42 泊松括号 43 作为坐标函数的作用量 44 莫培督原理 45 正则变换 46 刘维尔定理 47 哈密顿一雅可比方程 48 分离变量 49 绝热不变量 50 正则变量 51 绝热不变量守恒精确性 52 条件周期运动 朗道撰写的第一版序 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