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起起落落
作者简介:
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该校历史系教授、赖肖尔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专门研究日本企业史和社会史,曾编写及翻译多部著作,包括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合编,2000),The Wages of Affluence: Labor and Management in Postwar Japan(1998), The Ashio Riot of 1907(合作编译,1997)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两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通论著作,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另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读者借此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目录:
译者序 中文简体版序 英文版序 绪论 历史长河的绵延烙印 第一部分 德川政权的危机 第一章 德川体制 一 统一天下 二 德川幕府的政治设计 第二章 德川幕府社会及经济的转变 一 17世纪的昌盛繁荣 二 停滞与活力并存之谜 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思想世界 一 德川政权的意识形态基础 二 文化多元性及其矛盾 三 改革、批判及异端思想 第四章 德川幕府的覆亡 一 西方列强与不平等条约 二 德川统治势力的瓦解 三 暗杀与协调的政治 四 幕府复兴、萨长反叛及国内动荡 第二部分 现代革命:由明治维新至日俄战争 第五章 武士革命 一 民族革命下的各种政策 二 富国强兵之道 三 开国进取 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参与和抗争 一 政治论述及其争论 二 自由民权运动 三 武士叛乱、农民起义及新宗教 四 妇女的参与 五 条约改正与国内政局 六 明治宪法 第七章 明治初期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一 地主与佃农 二 产业革命 三 工人队伍及工作环境 四 平民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 文化与宗教 六 强化日本人的认同及一体命运感 第八章 帝国与国内秩序 一 帝国的进程 二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脉络 三 国会政治的纷扰 四 民众抗争的年代 五 操控民族主义 第三部分 日本帝国的兴衰 第九章 一战后的经济与社会 一 战吋景气及战后衰退 二 地主、佃农及农村生活 三 城市生活: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 四 社会变动中的文化回响 第十章 两次大战期间的日本帝国与民主 一 政党内阁的出现 二 议会政府的结构 三 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 帝国民主主义的各种统治策略 五 日本、亚洲与西方列强 第十一章 经济大恐慌及其回应 一 经济及社会危机 二 打破瓶颈:国外新㈩路 三 走向新社会及新经济的体制 四 走向新的政治体制 第十二章 战时日本 一 中日战争的扩大 二 往珍珠港之路 三 太平洋战争 四 总体战的动员 五 战争阴影下的生活 六 战争的结束 七 战争的责任及遗产 第十三章 美国占领下的日本:新出发点及延续的旧结构 一 忍其难忍 二 美国的布局:非军事化及民主化 三 日本人的回响 四 逆转的过程 五 走向复苏及独立:另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四部分 战后与当代的日本,1952—2000 第十四章 战后经济及社会的转变 一 战后的“经济奇迹” 二 “跨战争”模式的社区邻里、家庭、学校及职场 二 战后的共同体验及一体化生活方式 四 分歧的持续与重组 五 维持社会的稳定及其变迁 六 社会安定及变迁下的各种意象与意识形态 第十五章 高度成长时代的政治斗争及其调解 一 政治斗争 二 调和政治 三 全球关联性:石油危机与高度成长的终结 第十六章 两极化世界中的全球大国:1080年代的日本 一 世界新角色及新冲突 二 经济:石油危机底下的繁荣 三 政治:保守派的风光日子 四 1980年代富裕中的社会与文化 第十七章 超越战后时代 一 甽和时代的终结与天皇象征性的转变 二 白民党霸权的终结 三 经济泡沫的爆破 四 世纪末的日本病? 五 未来的议题 注释 附录一 1885年至2001年日本历届总理大臣 附录二 1945年至2000年众议院选举各党当选议席及得票数 参考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