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田园诗与狂想曲

田园诗与狂想曲

作者: 秦晖,金雁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1-01

价格: 38.00

ISBN: 9787802412910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 。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双重性”,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依旧令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让农民“从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中走出来,以发达的自由个性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狂想曲。”

目录:

序言:“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章 欲识庐山真面目——什么是封建社会 一、“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 二、“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三、从一场争论谈起 四、马克思的封建社会观怎样变成农民的封建社会观? 第二章 羌笛声中杨柳怨——旧关中小农社会分析 一、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 二、关于“关中无地主” 三、关中无租佃 四、关中有封建 第三章 问渠哪得浑如许、——“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与宗法农民研究中的理性重构 一、民国中前期的关中模式 二、清初以来的关中模式 三、长畛、土地流通及其他 四、“自然经济的经营地主”与“过密化”问题 五、关中模式的若干背景 六、关中模式的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第四章 束缚与保护的协奏曲——封建关系的三要素 一、自然经济与“命令经济” 二、宗法共同体的“公”与“私” 三、人身依附关系:强制的与“自愿”的不自由 四、束缚与“保护”:一张恢恢天网 第五章 “朱门”之外有平均,“冻死骨”中无分化——宗法时代的社会分层 一、等级分化与阶级分化 二、宗法小农的分化与“恰亚诺夫循环” 三、宗法式社会的分化模式及其定量分析 第六章 “自由封建主义”质疑——中国封建社会特点问题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主义”与“自由封建主义” 二、家-国一体的宗法共同体与“私有财产” 三、“伪商品经济”与租佃制 四、封建共同体的三种形式——我国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方中世纪“松弛”吗? 五、“抑兼并”——仅仅是一种“欺骗”吗? 第七章 农民的塞文与农民的万代——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位置 一、农民的“两重性”质疑 二、挣脱束缚的私有者一一农民的革命性 三、渴求“保护”的共同体成员——农民的保守性 四、宗法农民的“阶层”——亚等级分析 五、既是动力,又是对象——农民与民主革命 第八章 “难对付的阶级”及其心态——宗法农民文化的社会整合 一、“东方型嫉妒”及其他——种族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 二、阿Q的劣根性是赵太爷教育出来的吗?——宗法共同体文化整合中的农民文化 三、“都市里的村庄”——为什么城里人比农民有更多的“农民意识”? 四、农民文化与“有文化的农民”——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心态谈起 第九章 “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具体农民”与“抽象农民”的二重价值系统 一、宗法农民社会价值取向的二重性 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关于“农民领袖反农民”问题 三、“农民民主主义”与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价值论基础 第十章 人性的萎缩与人情的膨胀——农民文化的伦理观探析 一、人性与人情 二、“贫农的性自由”与礼教的性禁锢 三、“人情同心圆”与农民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 四、“家族凝聚力”之谜 五、“人情同心圆”的消解与亲缘组织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非理性种种——农民思维方式探析 一、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吗? 二、“理性的小农”与农民的非理性 三、宗法农民非理性的各种类型 第十二章 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古典小农与古典文明 二、“五月花精神”与“美国式道路” 三、广义民主革命与农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严重的教训 五、世界“后现代化”时代的农民改造问题与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两种前途 结束语 从田园诗到狂想曲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1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1 4.5k

评论

2024-05-04 05:23:34
文思泉涌发表
《田园诗与狂想曲》是一本思想深刻,论证严谨的社会学著作。秦晖先生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全面剖析了中国社会长期困守农业文明的原因,并提出了走出农业文明困境的见解。作者对社会结构、农民文化和农民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024-05-04 05:23:34
书虫漫步发表
秦晖的《田园诗与狂想曲》是一本饱含历史厚重感的佳作。作者以扎实的史料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中国社会中权贵与平民的矛盾这一主线。通过纵向梳理农民起义的历史,横向比较不同国家农业发展道路,作者深刻论述了农民在社会转型中的复杂性和双重性。本书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值得反复品读。
2024-05-04 05:23:34
锋锐思辨发表
《田园诗与狂想曲》是一部逻辑缜密的学术专著。秦晖先生以大量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西方社会学方法,重新审视了中国社会的三要素。其中,对农民人格、心态和文化的深入分析,消除了以往对农民的刻板印象,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是社会学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4-05-04 05:23:34
哲思漫游发表
秦晖和金雁合著的《田园诗与狂想曲》,是一本思想深邃,立意宏大的作品。作者以田园诗般的农业文明与现代化社会的狂想曲为对比,纵览中国历史,探寻中国现代化道路。本书对社会结构、农民心态、农民起义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引发读者对中国社会深刻的思考,启迪我们走出农业文明的困境。
2024-05-04 05:23:34
书海泛舟发表
《田园诗与狂想曲》宛若一幅恢弘的社会画卷。秦晖先生以历史变革为背景,抽丝剥茧地解析了中国社会中权贵与平民的矛盾。他对中国农民进行了多维度的透视,深刻揭示了农民的双重性,道出了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的根源。本书如同一面镜子,照映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让我们对自身文明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