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论
内容简介:
通史的意境,全在通古今之变,历史由此才显示出它的节律脉动,是一个活泼泼跳动着的“集体生命体”,有它特殊的生命历程和内在的新陈代谢机制。本书以勾勒轮廓、阐释整体特征为限,又包含着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在统合百家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全是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的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 本《通论》初版分前篇和后篇两部分。前篇从纵横交错的角度,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两大主题,通过若干专题,进行研讨。纵向的,对发展线索作讨论;横向的,多围绕中国历史的特点展开。后篇则重在回顾和反思《通史》的百年经历。增订本新加入的“续编”,收进了初版后十年写的一些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新审视〉等等,大体沿袭原来的风格,仍然是“讲义”性质,亦即作者所理解的“中国通史”,反映其个人性思考的心迹。
目录:
绪言: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 “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后十年思考鳞爪 增订本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