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俄国哲学史

俄国哲学史

作者: [俄罗斯]津科夫斯基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1

价格: 150.00元

ISBN: 9787010115627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津科夫斯基(1881—1962)俄国哲学家、神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基辅哲学与宗教学学会会长(1910)、基辅大学教授。1920年侨居国外,先后在贝尔格莱德和布拉格的大学任教,1927年定居巴黎。担任东正教神学院哲学系主任(1944)。其主要著作有:《俄国思想家与欧洲》(1926)、《在成人的门槛上》(1929)、《基督教人类学视野里的教育问题》(1934)、《俄国哲学史》(1948—1950)、《神辩篇》(1959)、《尼·果戈理》、(《基督教哲学原理》(1961—1962)。主要以哲学史家著称于世,其哲学史以在神学院讲授的讲义为基础写成。俄国哲学在其著作中作为独特的民族经验得以呈现,其哲学学说含纳了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人类学,在以上三大领域里,这位哲学家都力求遵循基督教对世界和人的观点。1962年8月5日逝世于巴黎。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俄国哲学著作中最丰富也最具创造性的著作,该书作者是俄国杰出的哲学家、神学家、俄国思想史和文化史学家瓦?瓦?津科夫斯基(1881-1962),作者凭借其杰出的文学才华和哲学家的博学和睿智,对从前彼得大帝时代至20世纪的俄国哲学史进程,从宏观到微观,从个案到源流,进行了精彩的叙述,使人一卷在手,可以尽览俄国哲学史的精华,从对过去的认知中鉴古知今,把握明天。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哲学论著,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教科书,是该领域里一部不可多得、难得超越的基础性学术著作。此书俄文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俄国问世后,便立即横扫此前业已出版的所有俄国有关哲学史的教材而雄居该类书的首位,在学界享有盛誉,在我国的学者中也广受好评。

目录:

上 卷 序 瓦·瓦·津科夫斯基:为俄罗斯与东正教服务之路 导论 第一篇 在哲学的门槛上 第一章 前彼得大帝时代 第二章 18世纪 教会意识中的转变 格·谢·斯科沃罗达的哲学 第三章 世俗文化在俄国的起源 18世纪俄国的哲学运动 第二篇 19世纪 第一章 高校中的哲学及其命运 19世纪初的神秘主义 早期谢林主义 新人文主义 第二章 “档案馆里的青年人” Д.В.韦涅维季诺夫, В.Ф.奥陀耶夫斯基伯爵, Л.Я.恰达耶夫 第三章 回归教会世界观 尼·瓦·果戈里 “斯拉夫派”的起源 А·С·霍米亚科夫 第四章 И.В.基列耶夫斯基 Ю.Ф.萨马林 К.С.阿克萨科夫 第五章 黑格尔小组 尼·瓦·斯坦凯维奇 米·亚·巴枯宁、瓦·格·别林斯基 第六章 亚·伊·赫尔岑(1812—1870) 第七章 19世纪上半叶高等神学校里的哲学运动 (戈鲁宾斯基、西顿斯基、斯科沃尔佐夫、卡尔波夫、阿夫谢涅夫、果果茨基、尤尔克维奇等人) 第八章 (亚历山大二世时代)俄国生活中的转折 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在俄国哲学中的萌芽 (车尔尼雪夫斯基及其后继者们) 激进主义在70年代的演变 (尼·瓦·柴可夫斯基和“神人类”) 第九章 19世纪俄国哲学中的半实证主义 康·德·卡维林、帕·列·拉甫罗夫 尼·康·米哈伊洛夫斯基、尼·伊·卡列耶夫 第十章 在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基础上克服世俗化定向 尼·伊·皮罗戈夫、列·尼·托尔斯泰 第十一章 “根基派”。阿波罗·格里戈里耶夫 尼·尼·斯特拉霍夫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十二章 康·尼·列昂季耶夫,瓦·瓦·罗赞诺夫 下 卷 第三篇 创建体系的时期 第一章 总的概论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 第二章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续) 第三章 瓦·德·库德里亚夫采夫、尼康诺尔大主教 第四章 涅斯缅洛夫、塔列耶夫、卡林斯基、 都主教安东尼 第五章 尼·费·费奥多罗夫 第六章 晚期黑格尔主义者 奇契林 德波尔斯基 帕·巴枯宁 第七章 俄国哲学中的新莱布尼茨主义 科兹洛夫、阿斯科利多夫、洛帕金、洛斯基 第八章 俄国哲学中的新康德主义 维杰斯基 拉普申 切尔帕托夫 格森 古尔维奇 雅科文科 斯捷蓬 第九章 俄国最新实证主义和“科学哲学”探讨 列谢维奇、格罗特及其他人 维尔纳茨基 梅齐尼科夫 Dii minores 第四篇 晚期俄国生活的总的特点 第一章 唯物主义、新马克思主义 普列汉诺夫、博格丹诺夫、列宁 苏联哲学 第二章 20世纪俄国的宗教一哲学复苏 梅列日科夫斯基及其派别 宗教新浪漫主义(别尔嘉耶夫) 非理性主义(舍斯托夫) 第三章 谢和叶·特鲁别茨科依兄弟 第四章 以超验主义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斯皮尔 维舍斯拉夫采夫 斯特鲁威 诺夫戈罗德采夫 伊·亚·伊利因的哲学探索 胡塞尔分子(施佩特、洛谢夫) 第五章 万物统一形而上学 1.列·帕·卡尔萨文和谢·列·弗兰克的体系 第六章 万物统一形而上学 2.帕·弗洛连斯基和谢·布尔加科夫 结论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7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7 4.3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