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道与气的哲学

道与气的哲学

作者: 李申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3

价格: 76.00元

ISBN: 9787101084771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李申,1946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学院,198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儒教论》,《易图考》,《隋唐三教哲学》,《中国哲学史文献学》。主编《中华大典•哲学典•儒学分典》。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与“气”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为基础,展示中国哲学纯哲学的内容。同时又兼顾哲学的历史发展,因而也是一部提纯的中国哲学史。该书力图通过中国哲学自身的逻辑结构再现中国哲学的本来面貌,尽量避免按照西方哲学的框架来切割中国哲学的内容。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包括诸子百家和佛、道二教的哲学思想,揭示了中国哲学诸多新的特点和内涵。既是对中国传统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也是对当代哲学发展的深刻反思。全书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文字流畅,有较强的可读性。

目录:

导 论第一章 先秦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源头 第二节 “道”范畴的诞生 第三节 老子的清静无为之道 第四节 孔子的礼治和仁道 第五节 墨子的兼爱之道 第六节 庄子的自然之道 第七节 孟子的仁义之道 第八节 苟子的隆礼之道 第九节 法家的法治之道 第十节 阴阳家的阴阳消息之道 第十一节 《易传》的一阴一阳之道 第十二节 气论 第十三节 精气与鬼神 第十四节 气的中介作用 第十五节 人与天地参 第十六节 名实之辨 第十七节 人性理论 第十八节 先秦时代思想面貌鸟瞰第二章 秦汉哲学 第一节 秦代的治国之道 第二节 汉朝的治国之道 第三节 天人感应说 第四节 天人相副说 第五节 阴阳五行框架 第六节 天道的种种新表现 第七节 实践中的天人感应学说 第八节 对天人感应的批评与天道自然说的复兴 第九节 天命论及其新形式 第十节 天人起源论 第十一节 人体结构及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第十二节 禀气人性论 第十三节 以气论为基础的历史政治哲学 第十四节 道、玄之辨 第十五节 本末问题的讨论 第十六节 汉代的正名工程 第十七节 变化论 第十八节 际会机变论第三章 魏晋哲学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哲学转折 第二节 礼仪的本质要求与本末之辨 第三节 由本末之辨到有无之辨 第四节 从有无之辨到言意之辨 第五节 自然与名教之争 第六节 越名教、任自然的有限性 第七节 自然与本性 第八节 崇有论 第九节 有无之争简评 第十节 玄学与哲学 第十一节 道教的成仙之道(上) 第十二节 道教的成仙之道(下) 第十三节 道教中道与术的争论 第十四节 佛教的传人和最初的哲学建树 第十五节 魏晋以前关于命运的讨论 第十六节 佛教报应说的兴起 第十七节 从报应到轮回 第十八节 从轮回到人死能否为鬼 第十九节 儒佛之争和灵魂论 第二十节 成佛论和佛性说第四章 隋唐哲学 第一节 隋唐国家的盛衰和儒教哲学的演变 第二节 隋唐国家的盛衰和佛教哲学的演变 第三节 隋唐国家的盛衰和道教哲学的演变 第四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天命观 第五节 《五经正义》中的天意和天命观 第六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礼制建设与上帝观 第七节 《五经正义》的鬼神观念 第八节 《五经正义》的人性理论 第九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佛教天台宗哲学 第十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法相宗哲学 第十一节 法相宗与因明学 第十二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华严宗哲学 第十三节 隋及唐代前期的禅宗哲学 第十四节 隋及唐代前期道教哲学向治国之道的转进 第十五节 隋及唐代前期道教本体论、心性论哲学 第十六节 方术哲学在唐代的转向 第十七节 唐代后期儒教哲学的转变 第十八节 唐代后期儒者对天人关系的讨论 第十九节 唐代后期儒者关于心性问题的讨论 第二十节 唐代后期的佛教哲学 第二十一节 唐代后期道教的政治和历史哲学 第二十二节 唐代后期方术哲学的演变第五章 宋明哲学一:心性问题 第一节 汉唐儒学在北宋的历史性挫败 第二节 唐代后期开始的新儒学运动在北宋的接续 第三节 理与道 第四节 循理是道 第五节 性即理 第六节 人性善恶 第七节 恶与气质之性说 第八节 复性和天命之性 第九节 存天理与灭人欲 第十节 人心道心之辨与气之灵 第十一节 主静主敬的修养论 第十二节 围绕理学的学派斗争 第十三节 心即理说 第十四节 从心即理到致良知 第十五节 “致良知”的流传和流弊第六章 宋明哲学二:理气问题 第一节 天与理 第二节 理与气:理不离气 第三节 理与气:理气先后 第四节 世界模式论 第五节 新的鬼神观 第六节 新的天人感应说 第七节 祭祀理论 第八节 理与礼 第九节 穷理尽性的自觉 第十节 格物致知论一:格物的意义 第十一节 格物致知论二:格物的方法和对象 第十二节 从格物到知行关系 第十三节 对理学的批判之一:政治伦理批判 第十四节 对理学的批判之二:哲学批判 第十五节 傍理学而行的佛教、道教哲学 第十六节 面对中国传统的伊斯兰和基督教哲学道与气哲学的尾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6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5 4.3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