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私人笔记
作者简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2.12—1944.1.23)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冷杉,男,1957年出生,现居北京。已在两岸三地出版译著近70部。自称“两通吃、非御前”翻译家。“两通吃”:英法德语“通吃”,文学音乐美术“通吃”。“非御前”:迄今尚未专译专攻某一国的某位或某类作家的作品。虽然信马由缰自由驰骋,兴趣所至酣畅淋漓,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惟期最终能比较完满地涵盖一个大圆。
内容简介:
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画家,他散文诗般的笔记充满诗意与幻觉,同时也充满坦诚和宽容。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 一个“真实的”爱德华·蒙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可信呢?所谓“本真的”蒙克,又能“真”到哪里去呢?《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蒙克私人笔记》挪威原文的英译者J.吉尔•霍兰德是爱德华•蒙克的一位老相识,他选译的蒙克笔记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 ——弗兰克·霍伊弗约德
目录:
我一生都在抵制的东西 致新闻工作者R先生 论多话 生命焦虑 挂我的画的方法 我的健康状况 劣作、伪作与杰作 印象现实主义 我在天地中,天地在我胸 想谁遇见谁 我的自我主义 不想走也得走的路 覆水难收 马克来信 吻 梦游者 月下他她 魔鬼夫妇 亲密男女 笔记中的生命布局 去伪存真 不要被克尔凯郭尔牵着鼻子走 巴黎悲伤的夜晚 小猫咪,请慢用 心里的老鹰 笔记故事 来自监狱的日记 柏林 巴黎 我们是喷自地核的火焰 从自然界的丰富宝库中淘宝 春天 给L女士当跳板 色随音变 因尖叫而《尖叫》 尖叫的另一版本 私通与结婚 灯芯 这就是女人! 吊死谁? 一边是森林一边是碧波荡漾 她梦见正在梦游的他 过日子 生命的召唤 两个女人 生命之舞 退烧药和安眠药 引诱的过程 生命的中楣 微笑 男人和女人 我的精神处在发疯的边缘 在阴郁的海滩 从此我们不再见面 落日的余晖 让肉体死去,但拯救灵魂 一粒火星 反动的艺术 记忆 蒙克年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