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作者: 赵俪生,高昭一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203069478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赵俪生先生起身于文学,立命于史学,倾心于哲学,实为学贯中西、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他在清华求学时便发表众多作品,颇得郑振铎、叶圣陶、朱自清、茅盾等人赞誉,是左翼作家联盟中的年轻成员;后经胡适、傅斯年推荐,进入史学界,成为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培养出著名清华教授——秦晖等弟子。华师大著名史学家王家范曾这样评价:“解放前,中国高等学府历史课讲得最好的是钱穆,解放后,则首推赵俪生”。 高昭一既是赵俪生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他在事业上的助手。在她的帮助下,赵俪生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前期,开创了他自具特色的中国农民战争史与中国土地制度史的专题研究,且自成一家之言。在生活中,作为一位母亲,她养育了六个孩子,除了一个女儿不幸早亡外,均学有所成。

内容简介: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赵俪生《篱槿堂自叙》、高昭一《回首忆当年》两书的合辑。《篱槿堂自叙》曾公开出版过,好评如潮,这次新版,增补了三分之一多的内容,读者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篱槿堂自叙》;《回首忆当年》则属首次公开出版,之前仅以自印本形式流传于少数学人好友之间。 两位作者分别叙述了家庭、求学、成家、革命,以及建国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是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社会变迁的记录。作者在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大背景结合起来,从客观的史学分析角度入手,对其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风格上,赵书内敛淡然,高书张扬、喜怒形于色;赵书有时一笔带过,高书则更多细节。两书合璧,相得益彰。

目录:

第一章 乡土和身世 郑板桥诗曰“走遍青山是潍县,过了潍县又青山”,是戏谑家乡一带缺乏山峦之美。不过苏东坡又云“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我认为这是对故乡最好的描写。 乡土/身世 第二章 小学和初中 每当上演田汉的戏剧时,不少穿清朝紫背心的老者就在会馆门口,企图阻止自己的女儿或孙女看这样“邪恶”的戏,但那些女孩子早早地就从后门或侧门进去了。 小学/初中 第三章 :高中阶段 初中毕业,数学45分。高中伊始,我用掉十本演算本,把数学补至满分,顺利考入清华。 浪花文艺社/对数学的追补/翻译 第四章 大学 自王国维、梁启超离去后,清华的文科,老辈的只剩下刘文典、陈寅恪等先生,其后如冯友兰、金岳霖,中年的如朱自清、闻一多等。我的老师中,吴宓有些神经质;冯友兰俨然程夫子转世;张申府课上很少讲课,专骂蒋介石;某系系主任全靠念笔记为生;俞平伯个儿很矮;朱自清温文尔雅,人望很高;闻一多的课,大家争着选修…… 考大学/清华大学(一)/清华大学(二)/“一二·九”学生运动 第五章 抗战(一) 当时黄河正在决口,真是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流民、乞丐、尸体到处皆是。 太原/长沙/离石/柳林和王老婆山 第六章 抗战(二) 人们一直叫延安为“圣地”。延安自有它“圣”的一面,也有不怎么“圣”的一面,但最终还是不愧为“圣”地。 延安道上/在西安/中条山下(一)/中条山下(二) 第七章 抗战(三) 在乾州,我害了平生最重的病,病了两个多月,几度濒于死亡。 乾州中学/西安高中·扶轮中学/雍兴工业职业学校 第八章 从中原到华北 当时中文系和历史系合在一起,叫文史系。系主任是嵇文甫。教师中间颇有几位著名的,如朱芳圃、马元材(非百)、李嘉言、张长弓、任访秋、何鹏毓等。 河南大学/开封攻城战/从中原到华北(一)、(二)、(三)、(四) 第九章 在华北大学 成仿吾是当时华北大学的副校长,但当年“创造社”时期的才华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骂“文学研究会”为“群鬼”的横劲儿。我则因为一句话,惹得他刀兵相见…… 正定/华北大学/第四部/“逃情况”/跟成仿吾的冲突 第十章 在济南 王献唐先生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不易被一般群众了解的。顾颉刚先生对献唐先生一本藏书梦寐以求的情状,多年之后犹历历在目。 济南市委和市政府/王献唐先生 第十一章 去北京 1949年11月,我在北京的东厂胡同二号工作。于此地,我三辞编译局。我先后跟“创造社”的两员主将各碰了一下头,虽然在形体上并未碰得头破血流,但都是以失败告终。我失败了,但精神是愉快的。…… 东厂胡同二号/我跟郭沫若的冲突/艾思奇对我的救助 第十二章 去东北 我每到一个地方,总跟偏重理论的人交成朋友,在正定是艾思奇和何干之,到长春又交上了何锡麟、陈连庆、智建中等人。 东北师大/智建中同志 第十三章 青岛山东大学(一) 1950年冬,应华岗校长之邀,我们一家又自长春迁往青岛。算起来,我跟青岛这个港口城市,前后有过十四年的缘分。 三校合并/华岗校长 第十四章 青岛山东大学(二) 学历史的,天天读正史。而正史除看京戏/买字画 第十五章 “另册”一案的全部过程 从那一年开始,时代的病变逐渐加深。政治、罪恶、兽性、小人意、君子悲、人鬼谣、生相爱死相哀的剧目,一一展开。 1957年的鸣放/由青岛迁兰州/“起解”和“回解” …… 附录:赵俪生师友记 回首忆当年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2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2 4.5k

评论

2024-05-05 10:09:55
枫林晚发表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一部跨越70年风雨的珍贵回忆录。两位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的时代变迁。书中既有个人情感的倾诉,也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读来令人心潮起伏。
2024-05-05 10:09:55
青竹影发表
透过《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书中的细节描绘生动细腻,让我对两位作者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24-05-05 10:09:55
流云飞发表
读完《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我感到受益匪浅。作者以冷静客观的笔触,分析了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他们的视角独特,观点犀利,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2024-05-05 10:09:55
落叶随风舞发表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著作。两位作者的回忆录风格各异,但都饱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2024-05-05 10:09:55
墨香如烟发表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一部难得的佳作。赵俪生的《篱槿堂自叙》内敛淡然,而高昭一的《回首忆当年》则张扬激情。两书合璧,相辅相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历史画卷。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