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89-伯恩哈德传
作者简介:
许洁,出生于上海的北京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曾留学德国科隆大学影视戏剧学院,目前定居维也纳,组建CHINAKULT文化交流协会,从事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策划实施工作。剧作《在路上》于1998年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电视记录片《宋庆龄在1940》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放。
内容简介: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奥地利最有争议的作家,在欧洲尤其是他的故乡奥地利,曾多次因批判现实而引起轩然大波。由于亲身经历了法西斯带来的战争灾难,他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以及产生法西斯产义的内在土壤,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清醒的头脑。 伯恩哈德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有瞩目,在当代德语文坛上占据了无可争辩的地位。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寒冻》、《历代大师》、《阿木拉斯》等,剧本《鲍里斯的生日》、《习惯势力》、《英雄广场》等,诗集《尘世间与地狱中》、《在铁的月亮之下》、《荒野的玫瑰》等。 他的作品被译成45种文字,他的戏剧在世界各大剧场经久不衰。20世纪70年代,伯恩哈德先后获得数十种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最重要的毕希纳文学奖、奥地利国家奖等。但他很快对这些奖项失去了兴趣,从此拒绝接受任何文学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70年代中期,伯恩哈德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最终瑞典评委会鉴于他对奖项的态度,决定避免去碰这个钉子。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英雄广场》——最后的风暴(1988) 第二章 《一个孩子》——作为私生子的童年(1981-1938) 第三章 《根源》——自杀欲望与战争恐惧(1938-1945) 第四章 《地窟》/《名流》——清算故乡萨尔斯堡(1946-1949) 第五章 《呼吸》与《寒冷》——绝境中的挣扎(1949-1951) 下篇 第六章 “抵抗,意味着一切”——从记者到作家(1952-1956) 第七章 “如果想到死亡,那么一切都是可笑的”——在桂冠与咒语中行走(1962-1972) 第八章 “我书中的一切都是艺术化的”——戏剧家言:假做真时真亦假(1970-1988) 第九章 “我感兴趣的只是我自身的发展过程”——自传体文学与文学的自传性 第十章 “我不愿再与奥地利国家有任何关系”——最后的日子(1984-198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