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民国的开端

民国的开端

作者: 张晓波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1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11235541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张晓波,浙江海宁人,现任新浪网历史频道主编。近年来致力于近代中国转型研究。编著有《辛亥风云》。部分文论见《政治与法律评论》、《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书城》、《东方历史评论》等。

内容简介:

宋教仁是“民初四杰”之一,是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政坛核心人物之一。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宋教仁即将北上就任总理之际,他被刺杀,这是民国第一血案,轰动了整个社会。1913年开春,新生的中华民国百废待举。新一届国会大选业已结束,国民党 大获全胜。此时,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问鼎总理,势不可挡。恰在宋教仁北上之际,却不幸遇刺于上海沪宁车站。政党领袖身体的消亡,注定演化成政治事件乃至于军事斗争。这看起来像是1913年事变逻辑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民国呈现出一片溃败之势。但问题在于,“刺宋案”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疑问。到底是谁主使刺杀宋教仁,无论是当日还是今天,仍是一个不断被争议的话题。而诡异的局面,却在1913年并不清晰的“事实”上出现了。刑事案件演化为政治攻伐,进而上升为军事斗争,从而改变历史航道。刺宋案案情本身,已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各种政治力量,究竟是因何种动因汇聚到了宋案之上,并且由此导致了大分裂乃至于大败局。

目录:

目录 自序 / 1引子 / 5 第一章 帮会、政客与民初政治百态 —再探 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真相 /15 沪宁车站 /19谁是刺客?谁是主谋? /24“密电”/35“毁宋酬勋位”/41政客与政治 /46若隐若现袁世凯 /53宋案中人的结局 /57 第二章 宋教仁早年:1882—1904 /61 晚清湖南之崛起 /64宋教仁之家世 /67漳江书院之求学 /74初历革命风潮 /78种族革命思想 /82 第三章 同盟会合与分 /87宋教仁在日本 /89对日本的观感 /94成立同盟会 /98同盟会之纷争 /104东北之行与间岛问题 /110 第四章 革命内部的领导权争夺 /117缺乏领袖的革命 /118黎元洪的意外与不意外 /123中部同盟会的决策与失策 /129湖北革命与长江革命 /132武昌,或者南京 /138宁沪“大元帅”之争 /143内阁制与总统制 /149辛亥期间的宪法文本 /157 第五章 惰性军政集团开始形成 —北洋军阀的 1911—1913 /165历史的疑问 /168失去士绅的满洲亲贵 /171政权让渡 /176共和交换 /183惰性军政集团的生成 /188惰性军政集团的束缚 /192乱源 /198 第六章 民初的政治,难产的平衡 /201民初的议会与政党政治 /203民初的政党格局 /209民初三大党派 /212难产的平衡:唐绍仪、陆征祥两届短命内阁 /216 尾声 未完成的政治 /227 附言 宋教仁的家庭 /231 参考书目与文献 /236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5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5 4.3k

评论

2024-05-06 13:30:57
书海拾贝发表
《民国的开端》一书深入剖析了宋教仁遇刺案这一民国第一血案。作者张晓波通过缜密的史料考证和环环相扣的叙事,展现了民国政坛的暗潮汹涌,刻画出大时代的悲情与无奈。书中对各方势力的博弈和民国局势的变迁进行了细致解读,令人读罢唏嘘不已。
2024-05-06 13:30:57
历史之鉴发表
民国初年的政坛风云令人回味无穷。宋教仁遇刺案不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导火索。张晓波先生深入探讨了这一事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揭示了民国政治的复杂性。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政治学教科书。
2024-05-06 13:30:57
民国迷发表
《民国的开端》带我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民国时代。宋教仁是一位颇具才华的政治家,他的遇刺令人扼腕叹息。作者立足于翔实的史料,还原了刺案的真相,揭露了民国政治的黑暗面。本书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2024-05-06 13:30:57
学术精进发表
张晓波先生的《民国的开端》以宋教仁遇刺案为切入点,对民国初年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史料功底令人钦佩。本书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学界关注和借鉴。
2024-05-06 13:30:57
历史爱好者发表
民国第一血案始终笼罩在谜团之中。《民国的开端》一书拨开层层迷雾,呈现了宋教仁遇刺案的真实面目。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考证,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了民国政坛的斗争与妥协。本书内容翔实,文笔流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民国史佳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