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国语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国语

作者: 张华清译注,丁鼎审订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7

价格: 45.00

ISBN: 9787547408315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关于《国语》的作者,历史上多有争议。唐宋以前,人们都认为《国语》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著。此说最早见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两文均有“文王拘而演《周易》;……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之语。班固《汉书·艺文志》春秋家列《国语》二十一篇,注曰:“左丘明著。”此后,三国时的韦昭和唐代的刘知几及宋代的司马光等均认可这种说法。按照他们的说法,孔子作《春秋》后,左丘明为之作传,即《春秋左氏传》。后来,左丘明“雅思未尽”,便又“稽其逸文,纂其别说”,即根据编撰《左传》剩余的材料又编著了这本《国语》。然而,宋代以来,“左丘明著《国语》”之说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宋代的朱熹、陈振孙、吕大圭、郑樵和清代的尤桐、刘逢禄、皮锡瑞、康有为、梁启超等学者均对 “左丘明著《国语》”的说法表示怀疑。其主要根据便是《左传》和《国语》两书不论在体例、篇幅,还是在风格、记言、叙事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区别,因而认定两书非出自一人之手。并进而认定《国语》非左丘明所作。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甚至认为今本《国语》是经刘歆割裂为《左传》后的残余又加补缀而成。不过,上述种种怀疑《国语》为左丘明所作的观点都未提出确凿的文献根据,不足取信。考诸文献,揆诸情理,我们认为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和韦昭《国语解序》等认为《国语》为左丘明所编作的说法是可以信的。可能是左丘明根据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的文献资料,再加以整理润色,因此所记各国之《语》详略不同,风格迥异。不能根据其中各部分在风格、体例、语言方面有差异而否定《国语》为左丘明所编作的传统说法。《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七杂史类《国语》提要所说:“《国语》出自何人?说者不一。然终以汉人所说为近古。所记之事与《左传》俱迄智伯之亡,时代亦复相合。中有与《左传》未符者,犹《新序》、《说苑》同出刘向,而时复抵牾,盖古人著书各据所见之旧文,疑似存疑,不似后人轻改也。”此说甚为通达,可以信从。

内容简介:

《国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记载了上起西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76年),下至韩、赵、魏灭智伯(公元前453年),共约五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共二十一卷,包括《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本书的编纂,以“国”为纲,记“语”为主,围绕历史事件,通过人物言谈、对话和辩难驳诘等形式,生动地记录了自西周穆王至东周定王期间,周王室与鲁、齐、晋、郑、楚、吴、越等七个诸侯国的 “邦国成败、嘉言善语”,因此被命名为《国语》。 我们从《国语》中精选部分篇章进行译注,以减轻一般读者的阅读负担。本书每篇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和译文。原文以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所吴绍烈等先生校点的《国语》1998年修订本为底本;注释广泛参考吸收了《国语》旧注及近年研究成果,力求语词训诂准确,典制考辨详实;译文努力追求信、达雅的标准,在力求准确的同时,较为灵活地处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用词等方面的差异,做到语句的通达和简洁。

目录:

国语卷第一 周语上 10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10 密康公之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14 邵公谏厉王弭谤 16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18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20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20 穆仲论鲁侯孝[1] 22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23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24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26 内史过论神 27 国语卷第二 周语中 31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31 襄王拒晋文公请隧 36 阳人不服晋侯 39 襄王拒杀卫成公 40 王孙满观秦师 41 定王论不用全烝之故 42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46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49 国语卷第三 周语下 50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50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54 宾孟见雄鸡自断其尾 57 国语卷第四 鲁语上 58 曹刿问战 58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59 匠师庆谏庄公丹楹刻桷 60 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61 臧文仲如齐告籴 62 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 64 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66 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68 文公欲弛孟文子与郈敬子之宅 69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71 里革更书逐莒太子仆 73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74 子叔声伯辞邑 76 里革论君之过 78 季文子论妾马 79 国语卷第五  鲁语下 80 叔孙穆子聘于晋 80 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82 诸侯伐秦鲁人以莒人先济 83 襄公如楚 84 季冶致禄 87 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88 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 89 子服惠伯从季平子如晋 91 季桓子穿井获羊 94 公父文伯之母对季康子问 94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95 公父文伯之母论内朝与外朝 96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97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98 孔丘谓公父文伯之母知礼[1] 99 孔丘论大骨 99 孔丘论楛矢 101 闵马父笑子服景伯 102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103 国语卷第六 齐语 105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105 管仲佐桓公为政 115 桓公为政既成 119 管仲教桓公亲邻国 120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 121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 122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于桓公 125 桓公霸诸侯 126 国语卷第七 晋语一 129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129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130 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135 献公伐翟柤 137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139 优施教骊姬谮申生 141 国语卷第八 晋语二 145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145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 152 虢将亡舟之侨以其族适晋 154 宫之奇知虞将亡 155 献公问卜偃攻虢何月 156 宰周公论齐侯好示 157 宰周公论晋侯将死 159 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160 冀芮答秦穆公问 169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 170 惠公改葬共世子 171 惠公悔杀里克 173 惠公杀丕郑 174 秦荐晋饥晋不予秦 176 秦侵晋止惠公于秦 178 吕甥逆惠公于秦 183 惠公斩庆郑 185 国语卷第十 晋语四 189 重耳自狄适齐 189 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191 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 194 卫文公不礼重耳 195 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肋 196 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 198 郑文公不礼重耳 200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 202 重耳婚媾怀嬴 204 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 208 秦伯纳重耳于晋 210 寺人勃鞮求见文公 212 文公遽见竖头须 215 文公伐原 216 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 216 郑叔詹据鼎耳而疾号 219 箕郑对文公问 220 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221 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224 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224 文公称霸 225 国语卷第十一 晋语五 226 臼季举冀缺 226 赵宣子论比与党 227 赵宣子请师伐宋 228 灵公使鉏麑杀赵宣子 230 范武子退朝告老 231 范武子杖文子 232 郤献子分谤 232 张侯御郤献子 233 师胜而范文子后入 234 郤献子等各推功于上 235 苗棼皇谓郤献子不知礼 236 车者论梁山崩 236 伯宗妻谓民不戴其上难必及 238 国语卷第十二 晋语六 239 范文子不欲伐郑 239 晋败楚师于鄢陵 240 郤至勇而知礼 241 范文子论内睦而后图外 242 范文子论外患与内忧 242 范文子论德为福之基 244 范文子论私难必作 245 栾书发郤至之罪 246 长鱼矫胁栾中行 247 韩献子不从栾中行召 248 国语卷第十三 晋语七 250 栾武子立悼公 250 悼公即位 252 悼公始合诸侯 256 祁奚荐子午以自代 258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259 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 260 悼公使魏绛佐新军 261 悼公赐魏绛女乐歌钟 262 司马侯荐叔向 263 国语卷第十四 晋语八 264 阳平教平公灭栾氏 264 辛俞从栾氏出奔 267 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 269 叔孙穆子论死而不朽 269 訾祏死范宣子勉范献子 271 师旷论乐 271 叔向谏杀竖襄 272 叔向论比而不别 273 叔向与子朱不心竞而力争 274 叔向论忠信而本固 275 叔向论务德无争先 277 赵文子请免叔孙穆子 278 赵文子为室张老谓应从礼 280 赵文子称贤随武子 281 秦后子谓赵孟将死 281 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禄 283 郑子产来聘 284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 285 国语卷第十五  晋语九 288 叔向论三奸同罪 288 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 289 范献子戒人不可以不学 291 董叔欲为系援 292 赵简子欲有斗臣 293 阎没、叔宽谏魏献子无受贿 293 董安于辞赵简子赏 295 赵简子以晋阳为保鄣 296 邮无正谏赵简子无杀尹铎 296 铁之战赵简子等三人夸功 299 卫庄公祷 300 史黯谏赵简子田于蝼 301 少室周知贤而让 301 史黯论良臣 302 赵简子问贤于壮驰兹 303 窦犨谓君子哀无人 304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 305 智果论智瑶必灭宗 306 士茁谓土木胜惧其不安人 307 智伯国谏智襄子 307 晋阳之围 309 国语卷第十六  郑语 311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311 平王之末秦晋齐楚代兴 322 国语卷第十七  楚语上 323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323 子囊议恭王之谥 326 屈建祭父不荐芰 328 蔡声子论楚材晋用 329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334 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 338 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 341 左史倚相儆司马子期唯道是从 343 国语卷第十八 楚语下 344 子常问蓄货聚马鬬且论其必亡 344 蓝尹亹避昭王而不载 348 郧公辛与弟怀或礼于君或礼于父 349 蓝尹亹论吴将毙 351 王孙圉论国之宝 352 鲁阳文子辞惠王所与梁 354 叶公子高论白公胜必乱楚国 355 国语卷第十九  吴语 360 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360 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 363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 365 夫差胜于艾陵使奚斯释言于齐 368 申胥自杀 369 吴晋争长未成勾践袭吴 371 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 374 夫差退于黄池使王孙苟告于周 379 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381 国语卷第二十  越语上 392 勾践灭吴 392 国语卷第二十一 越语下 399 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399 范蠡劝勾践无蚤图吴 404 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 405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 406 范蠡谓人事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 406 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408 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 410 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413 国语解序 415 国语补音序 416 国语正义序 418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0-20 8.8k
长安的荔枝
2024-10-21 4.1k

评论

2024-06-22 18:18:36
文墨书香发表
《国语》作为我国古代国别史的开山之作,在历史、文学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本书精选部分篇章进行译注,既保留了原著的语言风格,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为我们理解《国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24-06-22 18:18:36
漫步书海发表
本书的注释和译文十分详尽,既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原文含义,又能领略《国语》中精彩的言谈、辩论和历史事件,让我对西周到东周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2024-06-22 18:18:36
墨香书屋发表
《国语》语言简洁,富含哲理,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本书精选的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生动地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历史、社会和人性的绝佳范本。
2024-06-22 18:18:36
书香盈袖发表
译註者功底深厚,译文既保留了《国语》古朴的语言风格,又读来流畅通顺,让我这个初读《国语》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原著的精髓,感受历史的魅力。
2024-06-22 18:18:36
纸墨情缘发表
本书的编排十分合理,原文、注释和译文相互对应,方便读者对照阅读。注释详实准确,译文信达雅,让我在阅读原著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国语》的文化内涵。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