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叶利钦自传

叶利钦自传

作者: 叶利钦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1.10

价格: 3.85

ISBN: 9787506002103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 ,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首任俄罗斯总统。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市长、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俄罗斯首任民选总统。 叶利钦是个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他在苏共年代因矢言打击贪污而声名大噪,但其政权却饱受贪污丑闻困扰。他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但他采取“休克疗法”以令俄罗斯尽快走上资本主义,却让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最后更曾以武力镇压反对者。而在任内两次向车臣发动攻击,却未能平息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也动摇了他在国民心目中的领导形象。踏入2000年前数小时前,他突然宣布辞职,任命普京为代总统,震惊朝野,从此结束他的政治生涯。

内容简介:

原名《我的自白》,是叶利钦1990年出版的自传。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推行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改革,给具有激进思想的叶利钦以扶摇直上的机会,戈氏对叶利钦的青睐,使他很快担任了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2月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87年10月,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即席发言,[1]向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改革政策公开的发难,对改革的进程、对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作风。其中包括对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批评。他说:"目前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负有极大的责任,"他的发言破坏了几十年来在权力堡垒中形成的行事规则,引起了轩然大波,27名与会者纷纷起来反驳。认为叶利钦的发言本身和发言中所作的种种评价。其动机并非是对现状的担忧,而是与他个人品格中的某些缺点有关,傲慢、自负、好斗、左倾如此等等。他们还谴责叶利钦所批评的一切是在社会革新的重要时刻分担党,企图破坏最高领导层的团结。1987年11月11日戈尔巴乔夫代表苏共中央解除了叶利钦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职务,改任建委第一副主席。戈氏把这个决定通知叶利钦时,特意强调: "叶利钦你要记住:我决不会再让你搞政治。" 就这样,叶利钦政治上一度失宠,跌了下去,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阵营中消失。然而,叶利钦所坚持的激进的改革思路和不同于戈尔巴乔夫的价值观念,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苏联人的政治要求。叶利钦敢于向苏联党内的权势人物发难,敢于用最激烈的言语在最高领导层的会议上及其他场合抨击苏联的改革,直至丢官。这也引起了许许多多苏联人的同情。他被戈尔巴乔夫的黜贬,反而成为其难得的政治资本,他成为戈氏改革路线对立面的头面人物。这些不仅为其以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俄罗斯政坛的诸多事变埋下了种子。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30 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30 4.4k

评论

2024-05-07 14:56:51
清风徐来发表
《叶利钦自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政治人物传记,它详细记录了叶利钦在苏联政坛的跌宕起伏之路。叶利钦敢于向权势人物发难,坚持激进改革思想,反映了苏联体制下民众对变革的渴望。这本书不仅真实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个人经历,更折射了苏共改革的曲折进程和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
2024-05-07 14:56:51
一梦千年发表
叶利钦的自述,笔触犀利,读来令人惊心动魄。他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苏联改革,揭露了苏共权势人物的腐败和保守。叶利钦的坦率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勇气和魄力的政治家。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自传,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帮助我们了解苏联末期的政治风云和俄罗斯政坛的演变。
2024-05-07 14:56:51
知若流水发表
《叶利钦自传》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作品。叶利钦从改革阵营中失宠,到成为俄罗斯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其间的曲折经历让人感慨万千。他既有激进的改革思想,也有为民请命的赤子之心。本书不仅记录了叶利钦的个人奋斗史,也反映了苏联解体前后的关键历史事件,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深思。
2024-05-07 14:56:51
林间小鹿发表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传记,它描绘了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存的政治人物。叶利钦的激进改革思想,与戈尔巴乔夫的谨慎改革路线形成了鲜明对比。叶利钦敢于直面权力,为民请命,赢得了许多苏联民众的同情和支持。然而,这本书也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叶利钦的政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4-05-07 14:56:51
云卷云舒发表
《叶利钦自传》是一本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它记录了苏联末期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也反映了民众对变革的渴望。叶利钦以其敢于挑战权威,坚持改革的勇气,成为俄罗斯政坛的传奇人物。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自传,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帮助我们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和俄罗斯的转型。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