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孙丽君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8

价格: 58.00元

ISBN: 9787010122663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孙丽君,1969年生,山东宁阳人,现为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05年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曾繁仁教授,2011年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出站,师从刘杰教授。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曾在《外国文学评论》、《世界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山东省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探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伽达黙尔的哲学诠释学是在西方诠释学传统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基础上发展而来,他认为人类的诠释学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日常生活经验,另一种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经验。后者成为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的起点,并认为这是存在与人类意识结合的基础。伽达默尔着重从美的本质、美与真的关系、美与善的关系以及艺术经验对于美的构建等角度,阐发其诠释学美学思想。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遵循这一逻辑思路,条分缕析,深入解读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的理论背景、形成过程以及核心内涵,并指出了其理论上的局限,是一部具有一定水准的伽达默尔研究专著。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古典诠释学的产生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的形成及其理论特征 一、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萌芽 二、现象学运动:哲学诠释学的源起一 三、实际性诠释学(Hemleneutics of Facticity):哲学诠释学的问题 四、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哲学诠释学的根基 五、哲学诠释学的形成及其理论特征 第三节与先验诠释学和现象诠释学的区别 第二章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现象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第三节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本体论 第三章哲学诠释学方法论 第一节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方法论基础:诠释学经验 第二节诠释学经验分类 一、不以使用为目的的诠释学经验 二、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中的诠释学经验 第三节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方法论:对话 第四章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艺术经验理论 第一节游戏 第二节图像 第三节伽达默尔论艺术经验的时间结构 一、存在论的时间观 二、艺术经验的时间结构 第四节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创作与接受 第五节伽达默尔艺术意义问题的争论与反思 一、艺术意义的标准 二、伽达默尔诠释学艺术意义问题的限度 第五章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是一种站立在家中的经验 第二节美是一种精神能量 第三节伽达默尔美的本质问题的限度 一、伽达默尔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论特色 二、伽达默尔美的本质的限度 第六章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美与真 第一节哲学诠释学真理观的理论资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真理观 二、认识论的真理观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真理观 第三节美对于探索真理的贡献 第四节伽达默尔美与真问题的限度 一、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观的限度 二、伽达默尔诠释学美与真关系的限度 第七章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美和善 第一节美和此在对善的判断力 第二节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伽达默尔诠释学善的理念的限度 一、价值观的现象学改造 二、伽达默尔善的本质的限度 第八章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当代西方美学的影响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的局限 第二节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 补充和启示 第十章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基本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反思伽达默尔诠释学对美的探讨方式 一、对诠释学经验概念的反思 二、对游戏和构成物概念的反思 三、对精神能量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理解与创造 一、艺术创造与理解之间的差异 二、理解与创造之间的转化 第三节语言与意义 一、西方逻各斯中心和语音中心的语言观 二、中国的天人合一与文字中心的语言观 三、基于语言与意义关系中的中西诠释学传统比较 第十一章构建生态的诠释学美学思想 第一节生态诠释学的本体论 一、生态诠释学的本体 二、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生态美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科技理性的反思 二、整体性思维 三、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生态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 五、构建人类新的审美能力 第三节生态美学的逻辑困境 第四节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构建生态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一、生态美学方法论问题的形成 二、对话作为生态美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生态美学对话的过程 四、对话是克服生态美学困境的方法论基础 结语 附录言辞与图像中的艺术作品——“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存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7 8.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8 4.3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