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论稿
作者简介:
聂石樵(1927年- ),男,山东蓬莱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诗经学会顾问,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聂石樵、邓魁英夫妇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一同进入辅仁大学,是同班同学。毕业时辅仁大学已经调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他们又一同留校任教,在一个教研室,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内容简介:
《屈原论稿》内容简介:屈原是我们国家、民族早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我国的文化史、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希腊神话在希腊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似。“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马克思《论文化的各种形态(科学、技术、艺术)的不平衡发展》)同样,屈原的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珍宝,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历代作家学习、吸取不尽的营养,它以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卓异的艺术成就培育着我国文学艺术的成长。对这样一部伟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认识还是很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功夫,作认真的研究,进行新的开拓。 比较长的时期以来,在对屈原的评价中,人们习惯于论述和划分屈原的思想究竟是属于哪一哲学体系,是儒家?法家?还是其他什么家?我在《屈原论稿》中对此也作了一些探讨。但是,仅从哲学的角度评价屈原,还不能全面地认识屈原。恩格斯在评论歌德时曾经说:“一般说来,我们根本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而主要是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来对他加以责难。”(《论歌德》)恩格斯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评价古代作家的重要准则。我们并不反对用哲学的观点来评价作家,并且认为哲学观点是一个作家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根据,是其世界观的主要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出发来评价作家。
目录:
自序第一章 屈原的时代 第一节 处于转变时期的战国社会 第二节 楚国的政治和文化状况第二章 屈原的生平 第一节 《屈原列传》考析 第二节 屈原的诞生和家世 第三节 从为官到见疏 第四节 从放逐到沉江第三章 屈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思想之异同 第二节 屈原对儒、法两家思想的继承及其在战国思想界的地位第四章 屈原的美政理想第五章 屈原的批判精神 第一节 对楚王的批判 第二节 对贵族重臣集团的批判第六章 屈原的爱国主义 第一节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第二节 屈原对历史上爱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第七章 屈原对天、天神的探索、怀疑和否定 第一节 对天、天神的探索和责难 第二节 对天命、巫祝的怀疑和否定第八章 屈原“求女”的意义第九章 屈原赋所反映的古代社会习俗第十章 屈原的辞赋 第一节 《离骚》 第二节 《天问》《招魂》 第三节 《九章》 第四节 《九歌》第十一章 屈原的美学观点 第一节 发愤赋诗 第二节 内美与修能 第三节 比德君子第十二章 屈原在艺术上的创造 第一节 比兴手法 第二节 浪漫主义精神 第三节 语言特点第十三章 屈原精神与日月争光跋[附录] 屈原赋的历史意义 漫谈《九歌》 关于屈原三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