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逃向苍天

逃向苍天 电子书

作者: 雷颐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价格: 32.00元

ISBN: 9787308109260

网盘类型:夸克
文件格式: PDF

1.点击下方获取下载

2.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雷颐: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先后当过知青、军人、工人,然后考上大学,再读研究生。这种经历,使他成为“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学者”。主要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历史:何以至此》,《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内容简介:

《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内容简介: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即是从点滴细节对各色人物命运的探究分析,他们的经历、遭遇、思想变化,与大历史、大时代息息相关。 1955年5月19日凌晨,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彭柏山在家中被捕。此前,上海成立了“反胡风运动”的五人领导小组,毛泽东在北京亲自召见了一位领导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当听说上海还未发现胡风分子、一切还在调查中时,毛泽东非常不高兴说上海太斯文了,反问“上海不是有一个彭柏山吗?”就此一句话,决定了彭的命运。 被人称为“梅花院士”的陈俊愉,“文革”中,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反复批斗。一个重要罪状是:“国民党定梅花为国花,你喜欢梅花就是喜欢国民党!”他花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连同相关照片、资料和辛勤培育的20多个抗寒梅花新品种,统统被抄走。更残忍的是,还强迫他亲手点火焚烧。他母亲此时也被赶回农村,整日对着墙壁喊着他的小名——大翔,在痛苦中离开人世。而失去自由的他在第二年才被告知母亲的死讯。五个孩子中,有两个因为年龄太小,惊吓得病。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妻子在重重打击之下,终于一病不起。 还有因为反对拆除古城墙而被打成“右派”,上吊自杀的朱偰;画十二角星被诬画国民党党徽而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七年的初中生何榕森…… 总之,在极端年代中,不论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改变世界历史、人类命运的英雄豪杰,还是芥豆之微、任历史大潮摆布捉弄的升斗小民,命运并不由自己掌控,在这个意义上全都平等。

目录:

自序 上篇 抛“温情”弃“人道”之后 “人生禁得几拳头”:彭柏山的悲剧人生 表态的“艺术”与“胆魄” 法治的艰难历程 一位“红色老报人”的回忆与思考 冯英子:傲对烈日炎阳 “黑锅”与“王八” 人与墙 歌功颂德也危险 梅花劫与等分十二角之难 “太阳”故事 鲁迅手稿大风波 “文化”人生 暗夜幽烛:王重民之死 原生态农民生活史 读史阅世何炳棣 词汇的禁忌 新诗评奖小风波 “凤凰”的“历史十年” 丧失底线的竞争 被《梅兰芳》省略和歪曲的 音乐的“背景”与“去政治化” 艺术的“驯服” 只能“逃向苍天” “黑暗时代的人们” 有关西哈努克民间记忆 下篇 一生背时米瑟斯 税收与宪政——读《宪政经济学》 “利润管理”和“官僚管理” “国有制”的去魅:改革开放之初的“南共”思想影响 历史记忆与现实选项 鲁迅的白菜与星巴克的咖啡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5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6 4.5k

评论

2024-06-25 00:41:34
青丘狐发表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极权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彭柏山、陈俊愉、朱偰等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极端的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铭记,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2024-06-25 00:41:34
月下孤舟发表
作者通过对一个个小人物命运的探究,展现了极权时代的大历史背景下,普通民众的无奈和抗争。彭柏山、陈俊愉等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他们作为时代的牺牲品,折射出那个年代的荒谬与残忍。这本书是一部警世之作,提醒着我们自由与尊严的宝贵。
2024-06-25 00:41:34
书海沉浮发表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它记录了极权时代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形象,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让人痛心疾首,也发人深省。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愿我们永远铭记这段黑暗的过去,并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自由和民主。
2024-06-25 00:41:34
读书郎发表
本书揭示了极权年代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人性的扭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了时代的大背景和人性的复杂。彭柏山、陈俊愉、朱偰等人的遭遇让人唏嘘不已,也让我们对极权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值得一读。
2024-06-25 00:41:34
古道西风发表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极权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例,勾勒出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彭柏山、陈俊愉等人的经历,让人对那个荒诞的年代有了更切身的感受。这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作品,它能引发我们对历史、人性、社会的思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