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简介: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知道》,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等。
内容简介:
透过书,他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界的重要推手;透过他,可以看懂中国大陆六十年来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的变化。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著名出版家、文化人沈昌文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部回忆录。该书详细地记录了沈昌文如何从上海银楼里一个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小伙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各种机遇,而一步步地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和《读书》杂志主编,以及退休后的生活与出版活动。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同时,它也可看作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书中披露了当代出版史上不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具有丰富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二十年上海生活 3.“棚户”里的“小赤佬” 9.“银楼”里的小伙计 12.成为了小“仆欧” 15.地下共产党的小崇拜者 19.漫无目标的自学生涯 22.对文化的兴趣和妄图钻进三联书店 25.当年的三联书店 30.冒牌大学生 36.在上海二十年生活的回顾 第二章 从校对开始的翻身 41. 四十个月的校对生涯 44.阶级斗争和健康斗争的第一课 48.翻身记 52.“名存实亡”的三联书店 58.“急用先学”和得遇明师 63.在反右派风暴里的自我丑化 67.炼钢战士和话剧明星 72.为“反修”作后勤 78.开始结识“废物” 第三章 文革中的记忆 85.印象深刻的“夫人同志” 88.想不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 91.想办法活下去 95.到农村去 98. 回京,混入“批林批孔”的革命队伍 103.斗批作者——“文革”中的一大快事 105.稿费——文革期间的一大纠纷 107.“文革”中某些书的殊荣 109.林彪事件的影响 第四章 “二主”之下的一把手 113.新领域里“二主”下的一仆 116.党支部书记、一把手…… 118.大胆的举措 122.《读书无禁区》及以后 129.“哪壶水不开提哪壶”和“跪着造反” 133.厚积薄发,行而有文 144.无能,无为,无我 151.来自上层不知因由的关照 154.范用所提的“自治” 157.竭诚为读者服务 第五章 十年总经理 163.恢复三联书店 168.五朵金花 172.知青政策的因祸得福 174.办公室里的红烧肉 176.往海外开拓 185.“向后看” 191.台湾这块“试验田” 196.朱枫的故事 198.《文化:中国与世界》 201.在外地的开拓 204.盖大楼,找接班 第六章 “退休”后的天地 211.最后的恩怨 213.“将错就错”的牺牲品 216.恢复光明以后 219.“新世纪万有文库” 222.新《万象》 227.“书趣文丛”和《吕叔湘全集》 230.不良于行而工于“跃”的郝明义 233.朱德庸和几米 第七章 “脉望”的故事 237.嗜“臭”成癖,喜“肥”成性 240.为兴趣而读书 242.邓丽君和季姐 245.在“潜水”中讨生活 248.防止“被遗弃” 250.茶余饭后逛北京 252.与老人惜别 结 语 257. 天天还在想“知道” 后 记 261. 秘书、书房与气功——沈昌文访问记 附 录 291 附录一:关于改进人民出版社工作状况的报告 299. 附录二:胡愈之:关于创议兴办“群言堂”的一封信 304. 附录三:沈昌文生平及相关历史、出版大事年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