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之于人生二集
作者简介:
石衡潭,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基督教研究。曾经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学门》、《文化中国》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译文五十多万字。著有《电影之于人生》、《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山东画报出版社),译著有《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山东画报出版社)、《自由精神哲学》(上海三联书店)。此外,在《书城》、《文景》、《艺术广角》、《科学时报》、《二十一世纪》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影评三十余篇。
内容简介:
他用慈悲温柔的心肠,去细细地慢慢地品尝电影里面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去俯就那些和自己一样卑微的芸芸众生,用心灵体验心灵,与高贵的灵魂相遇; 他用信仰穿透现实、追寻一种永恒的生命与精神价值观的眼光,书写自己的生命感受。许多电影,因为他的评论而有了更为敞亮和宽广的阐释空间,这是中国电影的大幸,也是我作为一个热爱电影和音乐的普通观众的大幸。 他用抽丝剥茧的手法,细细地为我们剖析每一部电影深藏的微言大义与生命哲理,让一些导演都惊呼自己拍摄时候忽略的问题;他真正做到了导演和观众的最佳向导。 ——李广平:音乐人、歌曲作家,代表作《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等。 石衡潭先生以自己的知识背景评价了一部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所用的语言是朴素的、细微的,没有过度的修饰和刻意的晦涩,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博大的悲悯情怀以及独辟蹊径的个性解读。对每一部电影中的人物都会鲜明地指出其人性的软弱,但同时也为他们各自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寄予了深深的怜惜与关怀,让人在感慨与无奈之余仍能感受到些许人性的温暖…… ——歆歆小倪子
目录:
序一 与高尚的灵魂相遇序二 盐有多重一 我的青春谁做主 为艺术,为爱情,还为什么——顾长卫电影《立春》 心归何处——刘雅妮电影《剪不断》 诚者,天之道也——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 海角:心灵中最遥远与最柔软的地方——魏德圣电影《海角七号》 寻找,就寻见——丹尼·博伊尔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二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理性与良知的双重迷误——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读》 轻智谋而重情义——吴宇森电影《赤壁》(上) 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王竞电影《无形杀》 爱恨之上,生死之外——陆川电影《南京!南京!》 谁之罪,如何赎——乔·怀特电影《赎罪》观后三 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 爱靠什么,妖在何处——陈嘉上电影《画皮》 生活:复杂而又简单——杨德昌电影《一一》 今生的骄傲——李沧东电影《密阳》 梅兰芳:一场醒不了的梦——陈凯歌电影《梅兰芳》 我是谁——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人真正的面目在哪里——孙海英、吕丽萍主演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四 谁是我的兄弟 回家的感觉真好——王竞电影《一年到头》 谁是我的兄弟——陈可辛电影《投名状》 穿越战火的大爱——罗杰·斯波蒂伍德电影《黄石的孩子》 为明天的事儿,值吗——陈德森电影《十月围城》 新造的人——詹姆斯·卡梅隆电影《阿凡达》五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阿波(Paul)进人中国的真正目标与使命——约翰·史蒂文森电影《功夫熊猫》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马楚成电影《花木兰》 为和平而战——吴宇森电影《赤壁》(下) 爱是永不止息——张之亮电影《车票》 成功是什么——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孔子——胡玫电影《孔子》六 永远有多远 谁来确认我身份——冯小刚电影《集结号》 死是一道门——泷田洋二郎奥斯卡获奖电影《入殓师》 谁陪伴又记得你到永远——大卫·芬奇奥斯卡获奖电影《返老还童》 我的位置在哪里——吉赛贝·托纳多雷电影《海上钢琴师》 拿什么拯救你——罗兰德·艾默里克电影《2012》附录 中国当代电影的神圣之维 《中国教育报》访谈录 在湖南农业大学第235期“人文讲坛”上的报告后记 我的文如漂流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