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物种源始

物种源始

作者: 达尔文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价格: 49.00元

ISBN: 9787302275480

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李 虎:河北邢台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工程师。从事海洋科学、生物多样性和科学史方面的翻译工作。译有《忧天:全球变暖探索史》(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进化论传奇》(2010年,海洋出版社)等著作。

内容简介:

《物种源始》讨论了育种学、生态学、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现象,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物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伴有修改的代传"而发生变化。达尔文研究生物在家养状态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出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在"为了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选择保存下来,不利的个体被淘汰,经过一代代的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适应的变异逐渐积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造成了奇妙多样的生命形态;栖居在地球各地的一切生物,都是从一个或几个原始类型进化衍生出来的;演化造成生物多样性。

目录:

目录 导言1~5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6~34 变异性的各种肇因——习性的效果——生长联系律——遗传——家养变种的特征——物种和变种难以区别——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家鸽,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遵从的选择原理及效果——系统性的和无意识的选择——家养生物的未知的起源——有利于人工选择的条件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35~47 变异性——个体差异——疑似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像变种一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布区域受到限制 第三章为生存的斗争48~63 关于自然选择——广义上的自然选择——几何级数的增长——驯养动植物的快速增加——抑制因素的性质——普遍竞争——气候的作用——来自个体数量(多)的保护——遍及自然界的所有动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一物种的诸个体和诸变种之间发生的“为生存的斗争”最为激烈;同一属的各物种之间也往往很激烈——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第四章自然选择64~10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力量和人工选择的力量相比较——它对于不重要特征的作用力——它对于各年龄和雌雄两性的作用力——性选择——论同种的个体间杂交的普遍性——对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和不利的诸条件,即杂交、隔离、个体数目——缓慢的作用——自然选择导致的灭绝——特征的分歧,与任何小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关联及与归化的关联——自然选择通过特征分歧和物种灭绝,对于同一祖先的后代的作用——解释一切生物的分类 第五章变异的法则104~132 外部条件的作用——“用进废退”和“自然选择”相结合;飞翔器官和视觉器官——风土驯化——生长联系律——生长的补偿和节约——虚假的联系——重复的、残留的、低等的构造容易发生变异——发育异常的部分很容易发生变异;种征比属征更容易变异;第二性征能发生变异——同个属的各物种变异的方式类似——久已消失的特征的重现——提要 第六章学说的困难之处133~160 伴有修改的代传理论的困难之处——过渡形态——过渡变种的缺失或稀少——生活习性的过渡状态——同一个物种的多样化习性——和同类物种的习性差异巨大的物种——极其完美的器官——过渡的方法——很难解释的案例——自然界不产生飞跃——无关紧要的器官——器官并不总是完善的——自然选择囊括了“模式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第七章本能161~189 本能和习惯具有可比性,但起源不同——本能的阶进——蚜虫和蚂蚁——本能可变——家养的本能及其起源——布谷鸟、鸵鸟和寄生蜂的本能——蓄奴蚁——蜜蜂筑巢的本能——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本能所遇到的困难——中性或不育的昆虫——提要 第八章杂种的性质190~214 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之间的区别——难育性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并不是普遍的,近亲交配对可育性有影响,家养可以消除难育性——支配杂种难育性的规律——难育性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禀赋,而是伴随着其他差别发生的——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的原因——生活条件变化导致的效果和杂交产生的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平行关系——变种杂交的可育性和产生的混种后代的可育性并不是普遍的——除了可育性因素外,对比杂种和混种——提要 第九章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215~238 论今日中间变种的缺乏——论已灭绝中间变种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通过沉积速率和侵蚀速率,论时间流逝的久远——论我们所拥有的古生物收藏非常欠缺——论地质层系的断续性——论中间变种在任何层系中的缺失——论成群物种的突然出现——论它们在已知的最低的含化石地层中的突然出现 第十章论生物的地质演替239~264 论新物种缓慢而陆续地出现——论它们的变化率不等——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再重现——物种群出现和消失的时候遵循和物种出现与消失时一样的一般性规律——论灭绝——论生命形态在全世界同时发生变化——论已灭绝的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它们与现存物种的密切关系——论古代形态的发展状态——论同一地区的相同类型的演替——前章和本章提要 第十一章地理分布265~292 目前的分布不能用物理条件不同来解释——障碍的重要性——同一片大陆上生物的类缘关系——创造的中心——传布的途径: 通过气候变化和地面升降,通过偶然的途径——冰期时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第十二章地理分布(续)293~314 淡水物产的分布——论海洋岛上的生物——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的缺乏——论岛屿上的生物和最近的大陆上的生物的关系——论从最近的源头的迁居和随后的修改——前章和本章的提要 第十三章生物间彼此的类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 退化器官315~349 分类,群下有群——自然系统——用修改代传理论解释分类中的规则和难点——对变种的分类——“代传”总是应用于分类中——类似特征或适应性特征——一般的、复杂的和放射状的类缘性——灭绝分开并界定生物群——同纲成员的形态学,同一个体诸部分之间的形态学——根据变异不在早期发生,且被遗传到相应龄期,解释胚胎学法则——解释退化器官的起源——提要 第十四章重述和结论350~373 重述自然选择理论面临的困难——重述对自然选择理论有利的一般性情况和特殊情况——导致人们普遍相信物种不变论的原因——自然选择理论能够扩展到多远——在自然史研究中采用自然选择理论的影响——结论 索引374~402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1-18 9k
长安的荔枝
2024-11-19 4.3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