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
内容简介:
钱穆《论语新解》:戴着脚镣起舞!南怀瑾《论语别裁》:深入浅出;于丹《论语心得》: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论语》到底怎么读? 杨伯峻《论语译注》对《论语》所涉及的道、天、仁等心性学问,尚欠缺直指功力。南怀瑾《论语别裁》的目的是为整个传统文化作普及,而并不局限于儒家。有人说:“文人一大耻,国内讲康德,国外谈孔了。”此语刻薄,却像是专门给李泽厚准备的。 《论语》今注逐个捉,更多精彩尽在内文! 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大力倡仪。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重新解读二千五百年前伟大先人的智慧和思想。——众多中华菁英呼吁。 惊现《论语》暗藏“燕鹊图”,彻底破解《论语》二十篇谋局之谜,一部全世界都在读的伟大经典,人类历史上最历久弥新的智慧,带给我们文明的光辉,又赠予我们不断探索的深邃,却一度遭到误解、扭曲、谩骂乃至销毁。是时候,来还原真实,回归本义。 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这就是做学问“学以致用”的大原则。处事变化不拘而仁心处静不移,哪里还用另外“学”一个佛啊。道在平常日用间,活得明明白白,心不颠倒,不妄求,每天的生活也就是乐趣啊。你看那滚滚浪潮,哪一刻停留无变?想念生生灭灭,如何能历久常恒?世出世间法,法法皆心生。六根六尘相,相相性月圆。孔子的晚年生活,想必也像普通老人那样,时常会回想起过去的岁月。孔子绝对是“民主”的代言人,而不是“君主”的代言人!文化是活在人心里的,而不是摆在书房里、供在堂庙里的。 如果说,孔子生前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的话,那么,他身后的遭遇则充满了喜剧性。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孔子;这些解释叠加起来,不仅使孔子的面目变得更加模糊,也显得十分滑稽。千百年来,孔子就以这种面目在中国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他和他的《论语》,也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五花八门的解释之中。究竟哪种解释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呢?或者说,哪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真实面目呢?人们已经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孔子”,其实都是现实的孔子,都是解释者心目中的孔子。这些孔子,更多地不是从《论语》中得到的,但又不得不建立在《论语》的基础之上,介乎于似与不似之间。于是,我们要接近孔子,就显得越来越困难了。 惟一的可能性是回到起点,重新阅读原著。与其从别人的解释中接受一个孔子,不如在心中造就一个自己的孔子。过去常说一句话,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读《论语》也应该是这样。我最初看到《隐藏的论语》这部书稿时,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在读原著时是下了功夫的。《论语》这部书,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学生们分别记录下来的老师的谈话构成的,很多都是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而富有人间情趣,今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特别的难懂。倒是后人的许多解释,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隐藏的论语》或者是想恢复《论语》的本来面目,而不局限于前人的任何一种解释。他采取的办法,就是认真地阅读原著,细心体会原著的意思,从而找到他认为最接近孔子本义的一种解释。作者不玩儿概念,也不搞玄奥的东西,他避免使自己的阅读陷入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秦汉儒学和以心性本体为框架的宋明理学的泥淖,而是联系实际,联系自身,使《论语》回到大众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中,找回曾经遗失了的人间的品格和功能。这一点,读者从他的书中一定可以得到确认。如果说,《论语》有其本性的话,那么,这种现实的人间烟火气,就是它的本性。 所以,《论语》不仅是读的,更是做的。《论语》的另一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坐而论道,玄思辩难,都是读《论语》的歧路。我们都知道歧路亡羊的故事,这是读《论语》时特别要警惕的。宋代的程颐说过:“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颐的意思就是强调,读《论语》一定要落实在“做人”上,即个人的修养上。黑格尔是不大看得上《论语》的,他嘲笑《论语》,只是“处世格言”而已。这么说也不能算错,但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其实,即便就是“处世格言”,就是“个人的修养”,也还没有那么简单,其中仍然包含着非常深邃的关于人性的理念和理想。在这方面,作者也是非常用力的,他在每一章,每一节的后面,都撰写了或长或短的评论、札记和解说,其中不乏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但更多的,还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论述。读这些地方,常能使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