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尚志
作者简介:
周利成 1965年生人,男,汉族,档案编辑研究专家。1989年开始从事档案工作,2004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08年任天津市档案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2007年任河北区特聘政协委员。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的特约记者。 出版有《外国人在旧天津》《旧天津的新生》等4部著作,《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的第一撰稿人,主编《船王董浩云在天津》,合作编写《天津电影史话》《百年中山路》《天津德式风情画册》等约200万字。在《今晚报》《每日新报》《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今晚经济周报》等报刊开设“津沽遗案”“解密档案”“老周新说老画报”“津门十大收藏家”“津门掌故”等个人专栏,撰稿计5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发生在民国茶楼、妓院、戏院、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的民俗风尚、传闻逸事,内容全部采自民国时多家画报上的文章。根据详细的档案资料及珍贵的史实照片,对当时的娱乐消遣发展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记叙,恩怨风云,一网打尽;人间世相,尽收眼底,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和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 民国风尚,是风情、风物,更是风范、风骨;既有风云、风雨,也有风雅、风月,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维度,既是对传统精华的守护,也是对现代文明的拥抱。在那个时代,人们那样想着,那样活着,让人艳羡,让人惭愧。民国风尚,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远去,徒留后人神往。然而,他们从未烟消云散,甚至并不遥远,清晰可辨—— 相片虽泛黄,当年风骨依旧! 旧梦今重温,同返现场何如?
目录:
第一章 从茶园到戏院 封台 开台 破台 戏园里供奉着的老郎神 客票 飞票 加价票 看白戏 评戏与落子馆 早期的“三面凸出式”戏台 独特的戏园闹剧—捧角儿 天和茶园与天津最早的坤伶 节日的点缀—应景戏 号称“华北第一剧场”的中国大戏院 鲜为人知的华乐戏院重新开幕 第二章 妓 院 娼门逞强斗富 混混儿与妓院 妓院等级和规例 妓院里的供奉 旧天津的娼妓业 旧厦门的七类娼妓 叫局与出局 从台基到韩庄 向导社与向导女郎 抗战胜利后的饭店妓女 风流自娱的方地山 翠玉楼骗案 恶霸窑主李万有伏法记 妓院里的私情艳曲 第三章 杂耍场 最早的演出舞台——明地 光怪陆离的北京天桥 秦淮风月夫子庙 郑州杂霸地老坟岗 百年沈阳北市场 南市与“三不管” 天津早期的杂耍场 天津早期娱乐场——书场、茶楼 津门大赌窟——回力球场 劝业场的“八大天” 擂台与书霸 曲艺的最高殿堂——小梨园 袁文会把持下的庆云戏院 一把把艺人辛酸泪 第四章 舞 场 交际舞肇始于上海 天津早期的舞场 远东第一乐府——上海百乐门 除夕夜游北平舞场 消夏好去处——屋顶花园 福禄林与禁舞风波 “舞痴”与“舞皮” 舞场里的“拖车” 舞场里的噱头 三足鼎立的舞坛乐队 五花八门的舞业广告 舞女的小动作 舞场与妓院的博弈 舞场里的众生相 舞女命运各不同 第五章 电影院 旧剧场里的“弹压席” 手巾把 糖果案子 茶房 影院里的一道风景——女招待 女招待莉莉 从青楼绝色到电影明星 北京最早的电影院——大观楼 天津第一家电影院——权仙电戏院 平安电影院首次放映有声片 刺杀程锡庚案真相 第六章 娱乐场里的风云人物 冯武越专访章遏云 “梅花鼓王”花四宝 “金嗓歌王”骆玉笙 “坤伶大王”刘喜奎 林红玉重返津门 “坠子皇后”乔清秀 黄楚九创办上海大世界 马连良与疙瘩楼 梅兰芳的天津情结 梅兰芳过津赴平 “白马王子”张宗昌 刘云若的风流账簿 第七章 娱乐场里的恩怨情长 张绍曾彩凤班遇刺 鲜牡丹脱离领家案 花莲舫虐待养女案 玫瑰党“小吕布” 小广寒艳遇 元元红私通案 银达子跪哭“中华园” 金红与刘乃沂之死 美国大院里的一桩惨案 李艳香义拒汉奸求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