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中国古典名著·家庭书柜第3辑

中国古典名著·家庭书柜第3辑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价格: 119.40元(全6

ISBN: 9787807660026

扫码右侧二维码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讲述了:聊斋故事集中在几个主要题材上。第一类是揭露题材。首先揭露封建朝政,把持国政的尽是丑物,人越丑官越大,当宰相的“双耳皆背生,鼻三孔”,当大夫的“率狰狞怪异”(《罗刹海市》),权臣贪污舞弊,结党营私,横行霸道(《续黄粱》),连皇帝也只用心于斗蟋蟀(《促织》),似如此君臣朝政焉能不昏暗?其次揭露虎狼吏治,整个统治机器全是虎狼把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公堂上毫无公理可言,从冥王到郡司和城隍以至小小的隶役,无不为非作歹,残民以逞(《席方平》),虎狼吏治实际是迫使百姓触刑就犯,强化残暴统治。在这种险恶条件下,豪绅恶霸正好仗势欺人,像金和尚(《金和尚》)、宋御史(《红玉》)、庄公子(《向杲》)之流的行径实在令人发指。蒲松龄这类揭露性铁笔展现出故事深邃的政治含义。 聊斋故事第二类是科举题材。蒲松龄从其切身感受尽情暴露科举制度之可恶和科举士子之可笑。作为封建教化体制,科举不过是一个专门割秀才髀肉的“考弊司”(《考弊司》),把持科举的所谓“司文郎”考官,尽是“盲于目并鼻盲矣”的目盲鼻塞之辈,从他们眼里不可能选出真正的人才(《司文良郎》)。科场士子则终生沉溺其中,永远处在王子安式的恍惚状态(《王子安》),可怜兮兮,郁郁而终,就连变成亡魂也得去应试(《叶生》),其酸腐庸碌之态实在令人生厌。蒲松龄突发奇想,让老虎把这些社会寄生虫逐个吞噬(《苗生》),可见他对科举厌恶已极。 聊斋故事第三类是婚爱题材,在全书占据重要比例。里面的男女青年都强烈追求自由恋爱,青年女子尤其突出,像鸦头、聂小倩、红玉、黄英等,都积极争取自身的感情幸福。蒲松龄不仅强调他们的性爱追求,而且更强调他们相互拯救的命运结合及其献身精神。像娇娜和孔雪笠,青凤和耿去病,连城和乔生,晚霞和蒋阿端,都是同甘共苦,共抗恶俗。他们不仅是知己,还是知交,蒲松龄强调超越性欲的精神沟通,像娇娜对孔雪笠,连城对乔生,龙女对马骥(《罗刹海市》),即所谓“腻友”、“良友”,“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娇娜》)。这些都不能不是《红楼梦》男女们的先声。 诚然,蒲松龄决非只是讲个故事娱人耳目,而是想通过故事表述态度和寄寓情怀。所以,他在借鉴史传体叙事的同时,也承袭了史乘的春秋笔法,借“异史氏日”表达立场。他警告皇帝:“天子一跬步,皆关人命,不可忽也”(《促织》)。指责官场“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罗刹海市》)。提拔女子等同名相“唐太宗谓魏征更饶妩媚,吾于鸦头亦云”(《鸦头》)。慨叹自己功名不立“顾茫茫海内,遂使锦绣才人,仅倾心于蛾眉之一笑也。悲夫”(《链城》)!这些评论对理解故事旨义颇具引导性。对于一些带警喻性的寓言故事,像不下苦功学道的劳山道士,披着画皮的美妖,“借人命以神其术”的卜者(《妖术》),蒲松龄都有意味深长的告诫。

相关推荐

追问
2024-12-25 9.1k
长安的荔枝
2024-12-26 4.5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