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故事里的中国 03 两汉兴衰

故事里的中国 03 两汉兴衰 电子书

作者: 公孙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3

价格: 58

ISBN: 9787559857521

页数: 340 页

为防止链接滥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加下载次数

1.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2.在公众号内回复CS5

3.将获取到的验证码填写到下方输入框,点击提交

关注 大白盘 一起阅读好书

网盘类型:夸克
文件格式: PDF

1.点击下方获取下载

2.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喜欢以史为鉴。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代表作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史记经典100句》《战国策经典100句》等。

内容简介:

以经典史书为底本,着眼两汉之交王莽失败、刘秀胜出的深层原因,讲出大历史的大视野和寓言的教育性、小说的人情味,在历史故事中找寻国人的文化基因。广雅出品

“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之三,学者刘勃、方志远推荐。台湾版由张大春撰写推荐序。原典精华+注释,带你轻松读懂中国历史,领略典籍原貌

【内容简介】

《两汉兴衰》聚焦西汉末年,讲述西汉渐渐崩塌、王莽篡汉、刘秀脱颖而出建立东汉三段历史。两汉之交,纷乱迭起,政权在皇帝、太后、外戚、权臣、军阀之间流转,冒险家、投机者、英雄草莽粉墨登场。但作者不渲染英雄和权贵,而是论人心,着力窥探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民心”的操纵、畏惧和利用。书中“原典精华”段落呈现对应故事的文言原文,包括许多典故的出处:得陇望蜀、断袖之癖、有志者事竟成等等。作者的文笔流畅生动,阐释深入浅出,读者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轻松愉快的历史阅读。本书属于“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简介】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一套共7本,分7个主题,讲了近400个故事。书中故事的讲述以《吴越春秋》《史记》《左传》《资治通鉴》及几种“纪事本末”为依据,佐以《孙子兵法》《搜神记》《列女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水经注》《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及“敦煌变文”等多种典籍。故事讲述、典籍节选与精妙评析穿插,补充历史课堂未尽的视角和细节。让读者在快意阅读的过程中,熟悉传统文化、重温历史脉络、提升语文能力。

公孙策致力于“讲故事”已经许多年,讲故事丝丝入扣,讲道理鞭辟入里。就算是初涉历史的年轻学生,或忙碌的社会人,也能在碎片时间里轻松读完这四百个故事。读懂中国历史,读懂典籍。

【本书亮点】

1. 把历史发展与人心向背联系起来。以“人心”破题,凸显乱世中人的愿望和选择,着力窥探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民心”的操纵、畏惧和利用。把历史中的重要事件、经典篇章、典型人物、社会发展趋势都联系起来,呈现西汉与东汉之交复杂的社会变迁。

2.将大历史分为一个个小故事,方便读者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西汉渐渐崩塌、王莽篡汉、刘秀脱颖而出建立东汉,这三段相互交织的历史被作者化作一个个小故事,每个故事两千字左右。同时,作者的文笔流畅生动,古雅平顺,读者可以利用课余、通勤等碎片时间完成轻松愉快的历史阅读。

3.人物生动,事件典型,丰富作文案例库。作者结合现代生活经验,在故事中穿插分析人物的境遇和行为选择,着眼人物的成败因果和心理活动,以古为镜、以人为镜。方便我们在作文、演讲时信手拈来,化为己用。

4.原汁原味的典籍精华,注释严谨,在读历史的同时领略古文魅力。每个小故事搭配选自《史记》《资治通鉴》等多种典籍的原文选段,采用和古籍一样的竖向排版,典雅疏朗,辅以严谨的注释。在读历史的同时,领略典籍的原貌和古文的魅力。

【名家推荐】

历史故事常读常新、常讲常新。“故事里的中国”这套书讲中国的历史故事,作者公孙策先生立志把历史讲得既有用又有趣。他以《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为本,也不忽视正史之外的野史轶闻,着眼人物的成败因果和心理活动,力图讲出大历史的大视野和寓言的教育性、小说的人情味,希望在历史故事中找寻国人的文化基因。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方志远

把史书中的故事提取出来,很方便作文时当案例库。台湾作者的旧文章,文字是平顺的,个别词句带些古意,而绝未受网文风格熏染,也正适合课余阅读。

——文史作者刘勃

【编辑推荐】

《两汉兴衰》这本书,讲了西汉和东汉政权交替的那段历史,西汉末年皇室衰微,王莽和平篡位但行事荒唐,昙花一现的起义军政权也昏庸无能,最终有胆识有眼光的英雄大都靠向刘秀,东汉王朝得以建立。

在这段历史中,许多势力交织,许多英雄人物登场,提供了很大的演绎空间。但是作者公孙策先生没有一味延续“故事里的中国”前两册的路线,他不再以塑造英雄人物为重点,转而分析整体局势和历史走向,最终把影响王朝气运的关键归结为人心向背。

书里有些故事读来让人非常气愤,比如王莽和他的大臣们治理水患时只会说大话;也有一些故事让人意难平,比如来歙、岑彭在打败公孙述的前夕先后被刺杀。书里还讲了许多典故的出处:得陇望蜀、断袖之癖、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除了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公孙策先生提到,两汉之交这段历史,还为后来的历史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模板”:一个是王莽篡位时搞的“加九锡”,几乎成为后来所有权臣篡位的前奏;一个是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兴盛却成为后世政府偏安、流亡时的榜样,公孙策先生认为,虽然东汉王朝表现可圈可点,但后世以它为榜样的流亡政府却大多只是在拉长老百姓受苦的时间。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读过这本书以后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这本《两汉兴衰》还整理出一些与书中故事和人物有关的典籍段落,来自《史记》《资治通鉴》的都有,还有一些有趣的文言文文章,辅以注释,我们在读故事、学历史的同时,顺便还温习了古汉语,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学历史、学语文、练习写作的参考。

目录:

总序:读历史,要进入历史情境
序:兴亡盛衰方程式
楔子
帝国盛衰
1.人彘
2.诸吕之乱
3.文景之治
4.七国之乱
5.莫须有
6.金屋藏娇
7.长门怨
8.外戚大将军
9.爱其子而杀其母
10.托孤大臣
11.霍光大权独揽
12.权臣废立皇帝
13.鸩杀皇后
14.五日京兆
15.苏武牧羊
16.王昭君
17.模范生昏君
18.燕啄王孙
19.王家班
王莽篡汉
20.四太后并立
21.断袖之癖
22.王政君夺玺
23.山寨周公
24.王莽嫁女儿
25.九锡与造神
26.假皇帝
27.反扑无力
28.篡汉立新
29.崩角的玉玺
30.新朝行古制
31.空话治河
32.惹翻匈奴
33.自我感觉良好
34.人心思汉
35.众叛亲离
36.赤眉军
37.刘縯起兵
38.更始皇帝
39.巨无霸
40.昆阳大捷
41.更始杀刘縯
42.王莽穷途末路
43.刘秀“出柙”
光复汉室
44.人才来归
45.北道主人
46.丧家之犬
47.败部复活
48.人心思莽
49.推心置腹
50.驱狼赶虎
51.刘秀称帝
52.刘玄末日
53.刘盆子
54.赤眉投降
55.有志者事竟成
56.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57.窦融
58.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59.得陇望蜀
60.公孙述
61.刺杀来歙、岑彭
62.成都大屠杀
后记
· · · · · ·

相关推荐

翦商
2024-06-29 1.1k
红墙大事
2024-06-29 983
诺兰变奏曲
2024-06-28 148

评论

2024-06-03 15:02:06
山野飘絮发表
《两汉兴衰》以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历史变迁。公孙策先生不拘泥于英雄人物的塑造,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民心向背与历史走向之间的深刻关联上。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大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境遇与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让我深受启发。书中对典故出处的呈现与解析,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也让我领略到了古文典籍的魅力。
2024-06-03 15:02:06
月上枝头发表
《两汉兴衰》犹如一幅历史长卷,徐徐展开西汉末年波澜壮阔的画卷。作者视角独特,将繁杂的历史进程拆解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既有激烈的权力斗争,又有人性的抉择和社会的变迁。对于不同势力的交织与英雄人物的登场,公孙策先生没有只关注其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发人深省。
2024-06-03 15:02:06
轻舞飞扬发表
《两汉兴衰》在故事性与学术性之间取得了巧妙平衡。作者游刃有余地将《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籍融入故事,既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又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书中对“人心”的探讨贯穿始终,让我意识到历史变迁不仅仅是政权更迭,更是民心向背的博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公孙策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值得思考的历史世界。
2024-06-03 15:02:06
清风拂面发表
《两汉兴衰》让我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随着公孙策先生的笔触,见证了西汉末年政权更迭的跌宕起伏。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叙事,更是一部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作者不回避历史的阴暗面,直面王莽的荒唐、起义军的昏庸和人心的脆弱。这些真实而残酷的故事,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2024-06-03 15:02:06
书香盈袖发表
《两汉兴衰》是一部文笔流畅、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公孙策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眼光,将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历史演绎得栩栩如生。无论是王莽的篡位、刘秀的崛起,还是来歙、岑彭的悲壮结局,都让人读来唏嘘不已。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典故的出处和注释,既扩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领略到了古汉语的魅力。
登录发表评论